攀基益生菌,改善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症状,效果好,三甲医院专家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攀基生物“

微生物著名专家杨瑞馥研究员和王军研究员来实验室做精彩报告

购买攀基益生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攀基生物

8月26日,受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邀请,两位微生物领域的著名专家——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杨瑞馥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王军研究员分别为实验室全体师生做了题为“培养组,肠道微生态研究物质基础”和“三代测序在宏基因组分析中的初步实践”的学术报告。

杨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同时,介绍了在当前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快速发展时期,培养组学的意义。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都是间接的微生物研究方法。拿到微生物活体对研究微生物和宿主健康和疾病关系是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杨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肠道微生物仿佛是一扇关闭的窗户,如果用测序技术打开,可以看到窗外是白茫茫的一片,而用培养组学技术打开,窗外可以清楚地看到蓝天白云。目前人类肠道中微生物的数量约为10×1014,然而我们仅仅能够分离的肠道微生物仅有1500种。按照每种细菌分离到100株,仅仅可培养到15万株微生物,所以我们要培养的肠道微生物仍然任重道远。

王军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团队近期使用最新的三代测序平台Oxford Nanopore的研究进展。三代测序技术以长读长、操作简单、低耗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以及临床医学的关注。Nanopore纳米孔测序技术是基于电信号的新型测序技术,可以直接测定DNA和RNA序列,高效便捷,成为新一代测序技术最为期待突破之一。王军老师的一个理念特别值得我们学习,“时刻为新东西做准备”,不断学习新知识,为新东西做准备。这正是张和平教授时常邀请同行业专家来给我们做报告的目的之一。

杨瑞馥研究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细菌基因组学、进化与致病机制和微生物法医学基础数据库的研究,以及检验新技术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致病菌的溯源和肠道微生物的培养组学研究。近年来,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Genetics》、《PNAS》等期刊发表学术SCI论文300余篇,被引12,000余次,H因子55 (Google Scholar);已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包括澳大利亚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香港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15项。

王军研究员,是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主要利用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学,微生物和医学整合的手段,整合不同框架下的菌群研究。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要成果有:在野外模式生物中表明了微生物菌群的地缘模式,饮食习惯对菌群的决定性作用;菌群在进化过程中物种形成的反馈机制;微生物菌群的在疾病模型中的关键作用;大人群肠道微生物研究,在几千人的尺度上研究决定菌群差异的因素,并最终理解这些差异的基础医学意义。

实验室多年来致力于不同生境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保藏,以及肠道微生物和益生菌的相关研究。两位老师的报告将测序技术和培养组学技术相结合,从组学研究手段的前沿科学,到培养技术的改进,再到纯培养物的获取,为我们呈现了后基因组时代微生物纯培养和菌群结构研究领域的饕餮盛宴。报告里培养组学和测序手段联合应用,相得益彰,必将给我们未来的研究带来新的收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过敏菌商城 » 微生物著名专家杨瑞馥研究员和王军研究员来实验室做精彩报告

我们是攀基生物,我们提供攀基益生菌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