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季,很多人在浴后或睡觉时感觉四肢和身上奇痒难耐。这是冬季好发的皮肤干燥症在作怪,并且空气中还弥漫着不少过敏原,人体皮肤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容易瘙痒、过敏…
李邻峰: 瘙痒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症状,很多人到皮肤科看病都是因为瘙痒。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为什么会痒,现在医学上并不是特别清楚,甚至于瘙痒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定论。目前医学上采取的定义是,瘙痒是人类引起搔抓欲望的一种不适的感觉,这个定义本身就很难琢磨。
瘙痒的原因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皮肤问题。第二,因为痒是一种感觉,由神经来控制,所以神经有病变,也会出现瘙痒。许多内脏病变可以通过神经及其递质引起瘙痒。当然还跟我们的精神因素有关系。多数的瘙痒肯定不是单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
冬季的皮肤瘙痒现在在皮肤科越来越常见,20年前不太常见,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点像文明病一样,人的洗浴条件改善、居住环境改善、绿地减少、森林破坏,所谓城市化,最终造成的结局是我们的环境干燥。尤其到了冬天,温度下降,整个皮肤皮脂腺汗腺功能减低,分泌的汗液、皮脂减少,皮肤会感觉非常干燥。还有就是洗澡的因素,洗澡次数过多或者水温过高、每次洗的时间太长,甚至现在有的盆浴、泡沫浴等,这些情况都使皮肤越来越脱脂,皮肤表面的脂肪没有了,水份蒸发加快,蒸发快以后皮肤就会干燥,这些表现开始就是瘙痒。
为什么冬季瘙痒以前都发生在40岁以上呢。因为40岁以上的人本身皮脂腺功能就开始下降了,再加上我刚刚说的条件,一般最初都发生在洗澡以后,洗澡当时很舒服,但是等皮肤干了就开始痒,尤其是有的人洗澡时用香皂、浴液以后症状就加重,所以很多人洗澡就不敢用这些东西,只能用清水冲一冲,这种情况非常常见,而且我们目前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主持人:像出现皮肤瘙痒能不能随意的抓呢?
李邻峰:最好不要抓,因为搔抓有几个坏处,一个本身会把皮肤抓破,皮肤本身有自然的防病屏障,被抓破以后皮肤容易继发感染, 原来本身只有瘙痒没有皮疹,抓破了以后抓出了血道子,继发感染之后就发红流水,倒出现了皮疹。
另外一个,搔抓本身会刺激我们的皮肤增生,促进一些炎症产生的东西释放,释放以后在局部会起作用,让皮肤产生炎症,皮肤增厚,所以搔抓以后皮肤往往会肥厚、粗糙,更痒。不信可以去做一个实验,自己每天去抓同一块皮肤,连抓几天以后那个地方就会抓出皮炎,所以最好不要去抓。
主持人:现在一些像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吗?
李邻峰:那肯定的,因为瘙痒是过敏的一个非常主要的症状,一个人过敏了以后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最后引起瘙痒,过敏体质的人看过敏的是什么东西,吃的、穿的、用的、空气里面漂的,有很多种过敏原。
主持人:像这种用抗过敏的药就可以缓解了?
李邻峰:用抗过敏的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医学上很容易做到,但是要想根本上解决一定要把过敏性的东西找到,然后去掉。不去掉到医院去只对症处理缓解症状,容易复发,反反复复,这样有一个最不好的后果,就是折腾来折腾去过敏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原来只有一种,以后没有去仔细找,每次发作就去医院控制,去压,反复反复的发作以后,过敏的物质会越来越多,因为人在过敏的状态下对不过敏的东西也会造成反应,这是最大的坏处,所以我们建议应该找出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