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基益生菌,改善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症状,效果好,三甲医院专家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攀基生物“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过敏菌阅读(379)

小朋友的肌肉和骨骼,都处在持续成长发育的全过程中,伴随着年纪的挣脱过,肌肉和骨骼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会持续提升,可是在这个期内,无论是饮食搭配所摄取的营养成分种类,和生活习惯、健身运动等,都是对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造成不一样种类的影响,那麼,小孩子肌营养不良怎么办呢?

小孩子肌营养不良该怎么办

1、一般医治。

营养成分:宜食少糖、低脂肪和含丰富多彩维他命的新鲜水果、蔬菜水果。

健身运动:在神经康复医师具体指导下每日开展规律性的、有意义的事的身体锻练。长期性坚持不懈能减缓肌肉萎缩及乏力。

文化教育:父母应多关注和教育孩子,有效地分配规律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培训。

2、在专业医生的具体指导下用药治疗。

3、物理疗法及推拿能够改进DMD患者部分血液循环系统,避免骨节肌肉萎缩。

4、外科医治DMD初期可考虑到做跟健松解术和脊柱侧弯矫形术,想方设法增加其身体活动的具体时间。

5、基本取代医治它是现阶段认可的最有期待的治疗方法,可提升患者肌肉组织造成dystrophin的作用。

小孩子肌营养不良的病症

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为X连锁加盟隐性遗传,男士病发,女士带上出现异常遗传基因但不病发。常见于少年儿童病发,慢慢进度。刚开始主要表现为站不稳,易摔倒,上楼梯艰难,之后发展趋势至走动艰难,12岁前不可以走动,只有卧床。

2、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又被称为良好型肌营养不良症,也是X连锁加盟隐性遗传,男士病发,女士传送。超过5-20岁中间发病,主要表现Duchenne型相近,但现病史较良好,12岁时仍能走动,但发病15-20年后大多数不可以走动,心脏累及和智能化阻碍较罕见。

3、Erd型肌营养不良症:又被称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俩性均可病发。超过20-30岁间发病,关键侵及近端肌肉群,常先影响上肢,多年以后再影响下肢。偶有腓肠肌假肥厚。

4、Landouzy-Dejerine型肌营养不良症:又被称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俩性均可病发。一般 于青春发育期病发,最先影响脸部和肩骨带肌肉,呈独特的“肌病容貌”。查验时可发觉蹙额、皱眉头、鼓腮、闭上眼、闭口粉刺均力弱,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委缩显著。

肌营养不良的原因有一些归属于基因遗传造成出現的,各自出現在不一样年纪的少年儿童或是成人的的身上,可是,从一般医治的实际效果来算,绝大多数是用于根据减缓肌萎缩,让人体处在一切正常的肌能情况。因此 ,无论在任何时刻察觉孩子出現肌肉出现异常的状况,都需要尽早到正规的医院的专科门诊开展医治。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孩子发烧喝柴胡可以吗

过敏菌阅读(427)

孩子发烧很普遍,但有的小宝宝非常容易出現反复发烧的状况,这可累得什么了父母们。那麼,假如小宝宝出現了反复发烧的状况,那麼小孩发烧喝黄芩行吗?应当怎么办呢?

小孩发烧的发病原因不一样,因此服药也是不一样的,小柴胡颗粒是医治外感风寒造成的病发症。假如小孩感冒除开发热的症状之外,还伴随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嘴里发苦等病症,是可以吃小柴胡来医治的。可是假如小孩很小,也不建议服食小柴胡,建议带娃到医院,遵医嘱服药较为安全性。

用药治疗

假如小孩是风热感冒得话,可以吃小柴胡冲剂,针对医治风热感冒,功效也非常好的,而6月之内的小孩服药建议最好是遵医嘱。

物理退烧

小孩发热体温不高,母亲能够观查无须服药。持续高烧没退,能够给宝宝洗个澡,温度调整30度到37度中间。还可以用湿热的纯棉毛巾擦干小宝宝的人体。用温水泡脚可以推动血液循环系统,能减轻身体不舒服。可是母亲还要留意,减温是需要一个全过程的,减温太快得话会让小孩觉得到难受的。

物理退烧

(1)多喝温水、蔬菜水和果汁。给宝宝多饮水,补充血液,它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并且十分合理好用,合适于全部发烧的小宝宝。不必给宝宝喝冷的水,由于孩子发烧时常常随着有消化道病症和咳嗽,喝冷水会加剧这种随着病症,要给宝宝喝温开水。

(2)温水擦浴,即用温开水纯棉毛巾擦洗全身。它是一种非常好的降温方法,也合适全部发烧的小宝宝。水的溫度32℃-34℃较为适合,每一次擦洗的時间10分钟以上。擦洗的关键部位在皮肤褶皱的地区,比如颈部、腋窝下、手肘、腹股处等。

(3)温水浴:温度约比患儿体温过低3℃-4℃,每一次5-10分钟。许多父母觉得孩子发烧就不可以冼澡,实际上,正好相反,给宝宝洗个温开水澡,能够帮小宝宝减温。温水浴合适全部发烧的小宝宝。

(4)低温室大棚法:将患儿放置室内温度约为24℃的自然环境中,使人体体温迟缓降低。为使其皮肤与外部气体触碰,便于减温,需少穿着打扮。有条件者,可选用中央空调减少室内温度。这类方式适用1月下列的小宝宝,非常是夏季,要是把宝宝的衣服裤子拉开,放到荫凉的地区,他的人体体温便会渐渐地降低。假如孩子发烧时随着有畏寒怕冷、寒颤,就不可以应用低温室大棚法。

(5)退烧贴:退烧贴是近些年的新品,很时兴,实际上降烧实际效果一般,并不象广告宣传夸大其词的实际效果。在小宝宝前额贴上一贴,小宝宝头部会舒适一点,父母的心也会舒适一些。应该是好处多多吧。

(6)冷敷:这类方式的利与弊现阶段也有许多异议。一些权威专家觉得冷敷大于利,由于冷敷可能会造成小宝宝皮肤的毛细管收拢,阻拦排热,人体体温会高些,非常是随着有畏寒怕冷、寒颤,更不能用冷敷。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孩子发烧喝柴胡可以吗

孩子十天半个月就发烧

过敏菌阅读(407)

宝宝发热人体体温37.5℃~38℃算低烧,38℃~39℃是中热,39℃以上才属高烧,超出41℃便是超高热。发热38.5℃下列能够在家里开展医护,最好是挑选物理退烧,38.5℃以上,就需要请医师诊断是病毒感染感染還是病菌感染,再开展医治哦。那麼小孩十天十几天就发烧是怎么回事呢?

小孩十天十几天就发烧,这一应当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寻找发病原因,目的性的给与医治,留意是不是有病毒性感染感染,扁桃体炎,其病症不显著的肺炎的可能,查验清晰,目的性医治。

最先要立即控制人体体温,由于体温过高会造成小孩高热惊厥,关键选用物理退烧与药品减温的方式,实际服药,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应用。

假如溫度沒有到38度五,小孩沒有热性惊厥史,能够给孩子开展物理退烧,用温纯棉毛巾擦洗颈部、腋下、腹股这种大血管丰富多彩的地区,能够给宝宝多饮水。

发烧感冒一般几日退热

一般在出現发烧感冒时都是有一些发烧症状,因此发烧是发烧感冒的一个身体排毒状况,一般 在一切正常状况下,假如烧的并不是很严重得话,能够选用物理学方法开展退热,假如烧的较为高,就需要采用药品方法开展医治。发烧感冒一般几日能退呢?

1、发烧感冒造成的发烧会在两到三天后就褪去。由于每一个人的抵抗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发热时,他的時间也会长短不一。在发热时,除开可以用退热后外,还能够选用洗温开水澡的方法来开展退热。

2、假如病人发烧的水平较为高时,就需要选用药品和物理退烧另外开展。可以用乙醇擦澡,或是是在肛门口里塞一些退热药。头顶贴上退烧贴还可以合理的减温,在发热时,衣服裤子不可以穿的过厚,那样不利排热。

3、发热时也不可以选用捂汗的方法来开展降烧,那样总是越捂越热。并且病人假如溫度较高,在捂汗的另外便会产生惊厥。这类状况下,便会使病人很孱弱,非常容易造成更比较严重的状况产生。

4、因此在出現发热时,一定要正确看待,不可以选用一些小偏方。并且发热时要多饮水,那样也有益于退热。假如发烧并不是很严重得话,能够无需做一些独特解决,要是病人的精神优良,就无须太过担忧。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孩子十天半个月就发烧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过敏菌阅读(544)

当列文虎克在1674年发明了显微镜后,人类开始了研究微观世界的纪元,1683年他发现在他的嘴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小动物”,甚至比他的祖国荷兰的人口还要多,这就是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微生物,并意识到我们的嘴巴里居住着很多生命体。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正如许多创新的科学发现一样,起初没有人相信这个疯狂的荷兰人。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写信给伦敦皇家学会,详细地描述了微生物,以使世界信服。当其他人通过列文虎克的显微镜仔细观察时,他的惊人发现得到了证实,微生物学领域由此诞生。


我们的口腔充满了数以亿计的微生物。我们每天从唾液中吞下数以亿计的细菌。由于我们不断地提供营养和温暖的环境,口腔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和我们一样,这些微生物也在为它们自己的生存而战,它们附着在舌头、牙齿和牙龈等部位,以防止在我们吞咽时被冲走。


相对于微生物学的几百年,我们对口腔微生物的详细了解是近几十年的事儿。我们现在知道,在我们的口腔里生活着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微生物。复杂的口腔微生物群落在成年人的一生中相当稳定,但在老年人身上可能发生一些重大变化。老年人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减少为病原体的定殖和繁衍提供了机会,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牙齿和牙龈,还会影响我们的整个身体。



口腔是整个身体健康的窗口


口腔反映了生命任何阶段的整体健康状况,代表着消化道、免疫系统和外部世界之间关键的第一个接触点。如果我们把胃肠道想象成一条河,那么口腔就是源头,所有东西都从这里流向下游。事实上,大多数全身性疾病都会产生口腔症状。


比如,口腔卫生与痴呆症之间也存在着令人惊讶的相关性。一项大型双胞胎研究表明,早期牙齿脱落(35岁之前)与较高水平的痴呆症相关。更令人吃惊的数据是,每天不刷牙的人比每天刷三次牙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高22-65%


认真刷牙可能怎样影响痴呆呢?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唾液分泌会减慢,这会加剧口腔内的轻度炎症,因为唾液具有抗菌作用。它还会降低一个人冲走和吞咽口腔微生物的能力。这使得更多的微生物及其炎症性产物渗漏进入身体循环,引发更多的炎症。研究表明,当血液循环中口腔微生物的抗体数量增加时,这表明这些微生物正在进入人体并被免疫系统看到,这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给你迷人的微笑,它是我们整个身体健康的窗口,是发现和防御健康问题的关键。前面我们简单探讨过口腔菌群对整体健康的影响,感兴趣的可以参阅:口腔菌群也会影响我们的肠道和整体健康。今天我们还是重点来关注口腔菌群与口腔健康。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口腔微生物与牙周炎


口腔微生物生活在一个被称为“生物膜”的微型微生物“城市”中。这些城市的“摩天大楼”是由一种叫做胞外多糖(EPS)的分子建成的,这种分子在微生物内部和周围形成粘性结构,保护它们免受恶劣环境的伤害。生物膜几乎无处不在,但人体内最常见的部位是口腔,以牙菌斑的形式存在。 


哪些微生物栖息在生物膜上很重要,这取决于谁先附着在生物膜上。早期的定殖者决定了哪些微生物会在以后定殖,也就是说,哪些“邻居”会迁入,这就决定了口腔“社区”的组成,无论好坏。最常见的第一定殖者是链球菌,它会帮助其它有益微生物随后进入。随着其它细菌的定殖和“社区”的扩大,数百种微生物物种可能进入到牙菌斑中。


我们很多人在某种程度上都经历过牙菌斑堆积的感觉,比如我们洗牙时牙科医生从我们牙齿上刮下的牙石就是细菌形成的古老生物膜物质钙化而成。从你洗完牙的那一刻起,牙菌斑又会重新开始不断形成,并在我们平时刷牙时难以清洁的地方积聚起来。


同时,当牙菌斑在我们的牙龈上和牙龈下积累时,生物膜和牙龈组织之间的直接接触会引起刺激。牙龈会发炎,这种炎症会召唤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的作用就是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然而,对许多人来说,长时间反复的炎症会对底层组织造成附带损害,进而导致牙周炎。随着疾病的发展,这些微生物变得更具致病性,这会进一步损害软组织和下面的骨骼结构。


牙周炎和龋齿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两种感染性疾病。几乎所有人都至少有一颗蛀牙,而且多达一半的人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牙龈疾病。然而,与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我们熟知的感染性疾病不同的是,口腔疾病是通常是口腔菌群失衡导致某些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所引起的,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牙周炎患者有明显不同的口腔微生物群。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往往是这种疾病背后的微生物罪魁祸首。无菌的实验室动物不会患上牙周炎,因为它们没有任何微生物。


老年人似乎更容易患牙龈疾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报告显示,3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47.2%患有某种形式的牙周病,6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70.1%患有牙周病。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并不是衰老的正常部分,良好的卫生和健康的口腔菌群可以帮助预防这种疾病。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认真刷牙和清洁牙缝了。


未来,我们可能还可以使用益生菌来帮助“好”微生物在牙龈上定居,并将病原体赶走。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最常见的两个细菌属,它们是口腔菌群的正常组成部分,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和含益生菌的食物摄入,包括酸奶、奶酪、酸菜、泡菜等等。 


有研究发现,局部应用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可以显著地帮助牙周病患者康复。也有研究表明,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短乳杆菌CD2、干酪乳杆菌Shirota、唾液乳杆菌WB21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帮助改善牙龈健康,减少牙周病原菌数量。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糖不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微生物才是


与牙周炎一样,微生物也是龋齿的核心。当生物膜在我们牙齿的牙釉质上形成时,与龋齿有关的细菌(比如变形链球菌)可能就会在牙齿上定殖并改变牙齿菌群。微生物的多样性下降,变形链球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会显著增加,可以从大约2%增殖到30%以上。


这些微生物会停留在牙齿表面,愉快地咀嚼我们每天喂给它们的糖和其它碳水化合物,它们会产生酸,这些酸微生物可以承受,但是量太大时我们的牙齿却不能。当酸溶解了我们的牙釉质并腐蚀下面的牙本质层时,蛀牙就形成了。这就会导致我们熟悉的牙痛、敏感,以及在咬或吃甜的、热的或冷的东西时轻微到尖锐的疼痛。


因此,蛀牙不是由糖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某些以糖为食的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产生酸,溶解牙釉质,形成蛀牙。我们常常忽视了微生物在治疗龋齿中的作用,反而责怪我们吃的糖。吃高糖食物的无菌动物不会有蛀牙。


除了众所周知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勤刷牙、少吃糖,一个生态平衡和多样化的口腔菌群也可能有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一些研究表明,摄入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可以减少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的数量。唾液链球菌M18可以破坏有害的变形链球菌,帮助中和口腔中的酸性。增强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可以帮助对抗蛀牙的根本原因。



唾液在保持口腔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


唾液在保持口腔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会润滑我们的口腔,帮助消化食物,并且含有一些防御性化合物,可以帮助控制微生物菌斑的过度积聚。唾液中还充满了有益的微生物,每毫升唾液中大约有1亿个细菌。良好的唾液流动会为微生物提供水分和营养,缓冲并冲走牙齿上导致龋齿的微生物产生的酸。


我们每个人的唾液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仍然相当稳定。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唾液会干涸,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和40%80岁以上的人会出现唾液过少和口腔干燥。口腔干燥会使咀嚼、进食、吞咽甚至说话都变得更加困难。没有唾液的防御特性和营养输送,有益的保护性微生物就无法茁壮成长,这使我们更容易受到致病性感染。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口腔干燥并不是晚年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健康老年人的唾液量没有明显下降。如果你患有口干舌燥,为了减轻痛苦,建议你多喝水,时不时地抿一小口,保持口腔湿润。同时,避免含有大量咖啡因的和含糖的饮料,它们会使口腔干燥。


某些益生菌可以帮助刺激唾液分泌,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鼠李糖乳杆菌GG和鼠李糖乳杆菌LC705,以及费氏丙酸杆菌舍氏亚种JS都有希望通过刺激富含微生物的唾液来减少唾液分泌不足的风险和口腔干燥的感觉。


其实,许多常用的处方药物也会导致口干。当每天服用四种或更多药物时,风险就会增加。如果你正在服药,尝试用其它药物替代或改变剂量。如果无法避免药物,建议多喝水,避免烟草、酒精、含大量咖啡因的和含糖的饮料。在未来,无糖的益生菌口香糖或许可能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它可以通过咀嚼来改善牙龈健康和减少牙周病,它不仅可以提供口服益生菌,而且咀嚼行为本身也会刺激唾液的分泌。



微生物与口臭


大约25%的人患有口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生活在舌头深处的微生物会导致口臭。这些微生物会产生150种不同的挥发性分子,散发出恶臭,包括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以及其它闻起来像腐烂的气味。口臭不是由单一一种微生物造成的,它是生活在舌头上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年人特别容易患口臭,这是由于唾液分泌不足导致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唾液来清除这些有臭味的微生物及其化合物。如果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口干,这也可能会导致糟糕的睡醒后口臭。此外,不合适的假牙会让细菌在假牙间隙生长,导致微生物产生难闻的分子。


传统的控制口臭的方法包括刷牙、牙线、舌刮、漱口水和饮用充足的水。所有这些都只有有限的效果。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用好的细菌代替产臭味的细菌可能是控制口臭的更有效方法。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已被证明可以改变口臭,包括大肠杆菌Nissle 1917,唾液链球菌K12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漱口水怎么样


漱口水是近些年来很流行的一种口腔清洁产品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用漱口水来杀死口腔里所有的有害微生物吗?


几个世纪前,列文虎克就尝试过最早的“漱口水”实验。他知道酒精和醋都能杀死他从嘴里刮出来的“微小动物”。所以,他做了任何一个优秀的科学家都会做的事,那就是拿自己做实验,他尝试用酒精和醋漱口,然后检查他嘴里的微生物。然而,这并没有起作用,微生物没有受到影响,可能是因为微生物被一层强大的生物膜保护膜包裹着。他的这一实验结论今天仍然成立,常见的非处方漱口水通常只是部分有效。虽然它们能够很好地冲洗掉牙齿上的食物颗粒,限制牙龈线以上的菌斑和清新气味,但是它们不能清除导致蛀牙的微生物或牙龈线以下的微生物。


商业漱口水最初是为了杀死导致口臭的细菌。随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开始了解牙菌斑及其与牙龈炎的关系,新的漱口水开始出现。第一种被证明可以预防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炎的抗菌漱口水是氯己定,它后来成为一种处方药。它可以防止牙菌斑的积聚,对于那些没有刷牙技能的人,比如不能操作清洁牙齿所需器械的老年患者,它可以帮助减少牙菌斑,降低牙龈炎的风险。然而,持续使用它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它不能触及牙龈下,以对抗破坏性的牙龈疾病,同时长期使用还可能带来某些副作用。


那么,非处方的抗菌漱口水怎么样呢?就像氯己定一样,它们不分皂白地杀死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它们也不一定能预防牙周病。虽然一般来说无害,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包括牙渍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近些年,含益生菌的漱口水也逐渐流行起来,它也许比传统的漱口水更有效。已发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含有三种不同口腔链球菌的益生菌漱口水可以减少牙菌斑和与蛀牙有关的变形链球菌的数量。


最后,我们还是想强调,漱口水并不能取代人工清洁,漱口水是局部的、暂时的,它无法到达某些关键部位。这只是口腔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还是要通过勤刷牙、牙齿间隙清洁和定期的专业检查来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菌群:嘴巴里的小世界,大健康



吸烟影响口腔菌群

吸烟对口腔菌群也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们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烟雾中。在牙龈下的生物膜中,吸烟会促进导致牙周病的病原体的早期定殖。吸烟还会阻止正常微生物在口腔内足够早地定殖,从而为一些不必要的病原体的定殖提供了空间。


由于吸烟者不健康的口腔菌群和烟草烟雾对口腔组织本身的直接负面影响,当他们因牙周病而寻求治疗时,他们的口腔愈合通常不太好。据估计,有42%的牙周炎是由吸烟引起的。


吸烟者的口腔菌群不太稳定,缺乏健康和多样化的微生物会导致病原体在鼻咽区定殖,这会导致额外的上呼吸道问题,例如耳朵和喉咙感染,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感染,并导致细菌的积累,这些细菌从喉咙传播到中耳。雪上加霜的是,吸烟者患更多的牙龈疾病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因为携带致病性微生物而有口臭。


吸烟造成的损害会累积,这意味着你吸烟的时间越长,患这些疾病的风险就越大。研究表明,使用含唾液乳杆菌WB21的片剂可以改善高危吸烟者的牙龈健康,减少牙菌斑中牙周病原体的数量。口腔中的有益微生物可能有助于加强抵御引起牙周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入侵的屏障作用。当然,戒烟是最好的防御措施,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有直接的健康益处。


总结


我们的口腔里也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随着分子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了解口腔微生物的了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它们不仅影响我们的口腔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整体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很重要:


  • 早期牙齿脱落与更高水平的痴呆症有关。勤刷牙可能会降低患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理想的情况是一天三次。


  • 随着年龄的增长,勤刷牙、清洁牙缝和定期牙科检查会大大降低患牙龈疾病和蛀牙的风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对于控制产生牙菌斑的微生物尤为重要。


  • 如果患有口干舌燥,建议多喝水,时不时地抿一小口,保持口腔湿润。药物往往是罪魁祸首之一,尝试用其它药物替代或改变剂量。如果无法避免药物,建议多喝水,避免烟草、酒精、含大量咖啡因的和含糖的饮料。


  • 含酒精的漱口水无法有效清除口腔有害微生物,而抗菌漱口水又会不分皂白地杀死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这会使得导致口臭的微生物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大量繁殖。为了治疗口臭,建议勤刷牙。


  • 口腔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腔中促进健康的细菌和疾病相关细菌之间的平衡,考虑到牙周炎、龋齿、口臭和其它口腔问题都是由有害的微生物在口腔中的大量繁殖所造成的,那么我们在未来也可能可以通过用“好”微生物取代“坏”微生物来摆脱这些问题。口腔益生菌是极具前景的口腔保健产品,通常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发酵食品或考虑服用含有特定菌株的补充剂,来改善我们的口腔菌群。益生菌含片、益生菌口香糖以及益生菌牙膏或益生菌漱口水也可能帮助解决口臭和改善口腔健康。定期使用这些产品,特别是在抗生素治疗和任何牙科检查后,可能有助于重新定殖健康的微生物,恢复口腔菌群平衡。

图片均来自网络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过敏菌阅读(423)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研究人员、媒体和普通大众开始对“脑微生物轴”这一新兴概念感到兴奋,他们专注于肠道菌群的改变如何自下而上地促进脑部疾病的发生。


其实,脑微生物轴中的信号传递是循环的,信号在多个反馈循环中沿着两条主要途径传递:从肠道和肠道微生物到大脑自下而上的交流以及从大脑到肠道和肠道微生物的自上而下的交流。这种双向交流深刻地影响着肠道和大脑的健康。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慢性压力和脑微生物轴

 

正如现代生活方式促进了肠道和肠道微生物之间不匹配一样,它们也在大脑水平上促进了类似的差异,产生了另一种不匹配,那就是我们古老的压力反应系统和现代社会数量空前的、通常不会危及生命的压力之间的不匹配。


我们的神经系统偶尔会因紧急的、危及生命的危险而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这曾经让我们的祖先躲避了被捕食的危险,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但是如今,这种反应往往是由不太严重的威胁所触发的。这种高水平的感知生理压力和慢性焦虑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比如破坏了脑微生物轴的关键信号传递。

 

有许多充分的证据表明,急性和慢性压力会对脑微生物轴产生影响。释放到肠道的去甲肾上腺素等压力介质可以激活微生物基因,增加细菌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接触。压力也会改变整个肠道的收缩和蠕动,影响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进而影响微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供应。此外,压力还会增加肠道渗透性,造成众所周知的“肠漏”,这可能导致肠道免疫系统的低度激活。

 

过去我们把肠道健康的变化单纯归因于不健康的饮食,但是很明显,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脑向肠道发送的慢性压力信号所引起,这些信号会改变肠道微生物信号分子,然后向大脑发送警报反馈。

 

复杂的大脑疾病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而是需要更全面的网络科学视角,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加上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有规律的运动,会对肠道健康产生协同的有害影响。

 

肠道微生物和抑郁症

 

关于肠道菌群影响大脑健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动物研究的结果,比如那些完全不携带任何肠道微生物的“无菌”小鼠,它们会表现出异常的情绪行为以及学习和记忆缺陷。这些令人大开眼界的研究证实,大脑从肠道及其肠道菌群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调节大脑功能和行为。

 

那么,肠道微生物数量、多样性或功能的变化是否与重度抑郁症有某种联系呢?

 

近年来,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实验,研究人员将抑郁症患者的粪便转移到无菌老鼠或抗生素清除肠道细菌的老鼠体内,目的是为了证明在抑郁患者中发现的肠道菌群的改变是否是他们情绪下降的直接原因。结果很有意思,这些接受了粪菌移植的老鼠会开始表现出抑郁样的行为。这样的实验明确证明人类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转移可以改变老鼠行为和大脑生物化学。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2016年,另外两个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一项是由来自我国重庆多个科学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另一项是由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研究人员将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粪便转移到无菌小鼠(我国的研究)和抗生素清除肠道细菌的大鼠(爱尔兰的研究)中。

 

在这两个实验中,接受粪便移植的动物也同样都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们的行为反映了人类抑郁症的特征。此外,这些老鼠表现出与抑郁症患者一样的肠道菌群紊乱。这两项研究都表明,抑郁症患者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比如色氨酸代谢物犬尿氨酸,会影响小鼠的行为举止,产生焦虑的行为和大脑功能。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从实验室小鼠的研究中,我们能转化的信息是有限的。老鼠和人类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实验室的老鼠是近亲繁殖的,这使得它们在基因上无法区分。它们都在相同的条件下长大,吃着相同的食物,生活在相同的温度下,经历相同的早期生活环境。重要的是,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及其在产生情感方面的作用与老鼠大脑截然不同。

 

尽管如此,许多研究人员仍然试图寻找一种普遍的“抑郁症微生物特征”,即可能与人类抑郁症有关的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的特定代谢物。

 

2015年,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根据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组成就可以将抑郁者或非抑郁者区分开来。更具体地说,当研究人员将46名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和30名没有抑郁症的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数量较多,但是栖粪杆菌属的细菌较少,这是隶属于厚壁菌门的一个细菌属。

 

厚壁菌门丰富高被认为是肠道健康的标志,也与抗炎特性有关,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原始狩猎部落的哈扎人就是如此。研究人员也发现,粪便中这些有益微生物越多,患者的抑郁程度就越低。

 

然而,其它研究将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比较,得出了不同的、有时甚至矛盾的结论。例如,其中一项研究报告了抑郁症患者拟杆菌门减少,这与浙江大学报告的结果相反。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这可能是因为参与这些研究的人群在基因、环境和微生物方面各不相同,更不用说他们有不同的饮食和广泛的生活经历。换句话说,研究人员还无法找到一种普遍的抑郁症微生物特征可以证明特定的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物与抑郁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肠道微生物在代谢食物成分时产生的一些信号分子,比如胆汁酸和激素,可能与抑郁症有关。然而,只有当我们能够完全理解这些化合物如何影响脑微生物轴的功能时,这些研究得出的结果才有意义。我们已经知道,由肠道微生物直接产生的数以千计的这样的分子,以及来自微生物与肠道相关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许多炎症介质,都参与了这个复杂网络中的交流。

 

对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研究采用了这种系统方法,并取得了非凡的发现。大多数5-羟色胺是在肠道菌群的帮助下产生的,但也有少量5羟色胺可以由大脑独立产生。众所周知5-羟色胺在睡眠调节、疼痛敏感、食欲和其它重要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也与一些脑部疾病有关,特别是抑郁症和自闭症。在肠道中,5-羟色胺有助于调节肠道运动和分泌。

 

必需氨基酸色氨酸、肠道5-羟色胺以及另外两种神经活性色氨酸代谢物犬尿氨酸和吲哚,是脑微生物轴中研究最广泛的信号分子。

 

尽管5羟色胺在微调大脑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只有不到5%5-羟色胺在大脑中产生并储存。脑干神经细胞中发现了少量的这种物质,这些细胞可以向大脑的所有区域发送上行投射,也可以向脊髓发送下行投射,因此,它对神经活动和行为有广泛的影响。它的影响在我们的情绪调节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有助于调节我们的情绪。这也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发挥作用的前提,SSRIs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之一SSRI类药物是为了增加大脑不同区域的5-羟色胺的浓度。

 

我们身体中的其它95%5-羟色胺是由肠道内壁上一种被称为肠嗜铬细胞(ECCs的特殊细胞分泌的,它就是5-羟色胺的仓库。当受到微生物或肠道内容物的刺激时,肠嗜铬细胞会在肠壁分泌5-羟色胺,它可以分泌到感觉神经末梢,也可以进入循环以及进入肠腔。

 

但是,5-羟色胺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然而,肠道中释放的5-羟色胺却可以对大脑功能有重要影响,因为它的重要目标是迷走神经的感觉末梢。当受到刺激时,它们会向大脑中的情绪调节网络产生长距离的迷走神经信号,因此肠道的5-羟色胺能够以这种方式向大脑发送信号。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我们的肠道微生物可以对我们所吃的食物做出反应,从而影响肠道中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因此,这些微生物的活动可能对大脑和我们的许多重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疼痛敏感性、睡眠和食欲等。我们所吃的食物、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肠道微生物为肠嗜铬细胞中5-羟色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刺激,部分5-羟色胺被分泌到肠腔,在那里它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分泌到肠腔内的5-羟色胺在肠道菌群和肠道细胞之间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调节5-羟色胺和其它色氨酸代谢产物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无菌小鼠和正常小鼠进行了比较。在一项这样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无菌小鼠血液循环中的5-羟色胺含量仅为拥有正常菌群的小鼠5-羟色胺含量的一半。此外,正常小鼠中较高的5-羟色胺浓度伴随着5-羟色胺产生所必需的基因的丰富表达。这些发现证明,某些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5-羟色胺的合成以及脑微生物网络中的5-羟色胺信号传递。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Elaine Hsiao博士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证明了短链脂肪酸(肠道细菌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代谢物)和次级胆汁酸负责肠嗜铬细胞中近一半的5-羟色胺的合成。这是通过微生物对肠嗜铬细胞内的一种特殊酶的刺激实现的,这种酶负责将食物中的色氨酸代谢成5-羟色胺的第一步。


根据Hsiao博士的研究发现,微生物接触到的色氨酸越多,它们刺激肠嗜铬细胞产生的5-羟色胺就越多。换句话说,我们给肠道微生物提供的富含膳食纤维和色氨酸的食物越多,它们刺激肠道5-羟色胺的分泌就越多,可对全身提供广泛的好处。


这还只是故事的一部分Hsiao博士最近的研究揭示,微生物本身也会受到它们所刺激分泌的5-羟色胺的影响。Hsiao发现,某些微生物的细胞膜上有一种分子,与血小板和脑细胞细胞膜上的分子非常相似,这种分子能使这些细胞吸收5 –羟色胺。这种5-羟色胺转运体与大脑中的神经细胞表达的分子是相同的,它也是SSRI类抗抑郁药的靶点,比如西酞普兰和百忧解。


换句话说,肠嗜铬细胞释放到肠腔的5-羟色胺可以被微生物吸收,改变它们的行为。虽然微生物吸收5 –羟色胺对我们的健康的影响仍然是未知的,但有人猜测,抗抑郁药可能不仅作用于大脑,还可能通过增加肠腔内5-羟色胺的水平,影响肠嗜铬细胞和微生物之间的交流。


肠道中5-羟色胺水平的增加可能不仅在服用SSRIs的患者报告的常见胃肠道副作用中发挥作用,也可能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一些独特的临床特征中发挥作用。例如,肠道菌群的差异以及饮食的差异,可能是一个人对这组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的差异的基础。此外,肠道微生物参与5-羟色胺生理学,那么饮食干预作为药物的补充,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有益作用。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科学表明,肠道菌群不仅在刺激肠嗜铬细胞产生5-羟色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在色氨酸分解为神经活性分子方面的作用更为广泛

 

其中一种与大脑功能和脑部疾病直接相关的色氨酸代谢物是犬尿氨酸。在胃肠道中,犬尿氨酸是由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作用下由色氨酸合成的。这种基于肠道的酶以及相关的犬尿氨酸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肠道健康和某些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厚壁菌门中的一类微生物在调节肠嗜铬细胞中5-羟色胺的合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乳酸杆菌决定了多少色氨酸被转化为犬尿氨酸。

 

虽然我们很多人都熟悉色氨酸和“快乐分子5-羟色胺,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犬尿氨酸,它在慢性压力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影响中发挥着同样重要但是相反的作用。大量的科学研究都发现,多种脑部疾病中都存在犬尿氨酸失调,包括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例如,在小鼠、大鼠、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都已证明,慢性压力会减少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在大鼠中,研究表明这种减少会降低动物将色氨酸分解为5-羟色胺的能力。

 

慢性压力伴随着IDO酶的增加,这会导致犬尿氨酸的增加,与5-羟色胺不同,犬尿氨酸可以自由地从血液进入大脑。大脑中犬尿氨酸增加的一些最重要的影响是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病变,这与某些形式的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此外,由于犬尿氨酸会与色氨酸竞争穿过血脑屏障,肠道中产生的犬尿氨酸越多,大脑中用于制造5-羟色胺的色氨酸就越少。犬尿氨酸与5-羟色胺比值的增加与阿尔茨海默病和某些形式的抑郁症有关。

 

因此,减少慢性压力和改变饮食习惯,以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可能会减少转化为犬尿氨酸的色氨酸的数量,从而将平衡转向5-羟色胺的合成方向,这可能也对于一些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有益作用。

 

虽然膳食色氨酸转化为5-羟色胺和犬尿氨酸的代谢是由肠道细胞完成并由微生物调节的,但只有肠道微生物本身能够将色氨酸代谢为另一组代谢物,那就是吲哚类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和大脑中也具有广泛的功能。例如,有的吲哚代谢物被证明可能有助于调节影响我们食欲的大脑网络;而另一种代谢物硫酸吲哚酚可能在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因此,由肠道微生物调节或产生的色氨酸代谢物,在我们的脑微生物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健康的饮食和/长期的压力都可能导致这个复杂的通信系统发生变化。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压力对抑郁症的强化作用

 

在脑部疾病中,包括抑郁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自闭症,患者以一种健康和适应性的方式与世界互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这意味着他们经历着一种长期激活的应激反应。

 

例如,随着认知能力的下降,人们会一次又一次地意识到他们的大脑和记忆正在衰退,从而产生焦虑;在自闭症中,人际交往和社交技能受损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感会导致压力;在抑郁症中,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对压力反应过度,使他们在儿童时期更容易患上焦虑症,这反过来又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事实上,一些证据表明,一个人的焦虑开始得越早,抑郁就越有可能随之而来。

 

这种“战斗或逃跑”反应的持续参与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反应,会给脑微生物轴自上而下的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肠道,导致肠道菌群的不利变化,例如产色氨酸代谢物犬尿氨酸和吲哚的细菌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低度免疫激活。这些转变通过代谢物、免疫介质和迷走神经活动等信号传递回大脑,加强并延续原有的大脑功能紊乱,甚至可能导致结构性的大脑变化。这种恶性循环会一直在进行。

 

在脑微生物轴研究中,很少有领域能够像那些证明急性和慢性应激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的研究那样,在临床前和人体研究中显示出如此一致的结果。2017年,《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这些发现进行了有意义的扩展。研究人员发现,慢性应激小鼠的情绪行为、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物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之前关于慢性应激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一致,他们观察到最显著的变化是乳酸杆菌的比例显著减少,循环中的犬尿氨酸水平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给这些应激老鼠补充乳酸杆菌,可以恢复肠道内的乳酸杆菌水平到足以降低犬尿氨酸水平和改善行为异常。


事实上,乳杆菌属的细菌成员有能力产生高水平的过氧化氢,以维持其在高度竞争的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结果表明,乳酸杆菌产生过氧化氢可能通过直接抑制肠道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来防止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行为的发生。这反过来又会降低犬尿氨酸水平,我们知道犬鸟氨酸与抑郁症和其它脑部疾病有关。

 

一些人类研究也表明,某些特定的乳酸杆菌菌株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研究人员甚至可以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看到大脑中的明显变化。当然,我们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人类临床研究来证明益生菌在治疗抑郁等脑部疾病中的作用。但是,现在的研究足以支持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以肠道菌群为靶点,可能是抗抑郁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我们所吃的东西对它们的严重程度有影响,这也让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通过饮食来改善大脑健康。


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Ghosh, S. S., et al. (2020).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LPS Translocation, and Disease Development.” J Endocr Soc 4(2): bvz039.

 

Jiang, H., et al. (2015). “Altered f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rain Behav Immun 48: 186-194.

 

Zheng, P., et al. (2016). “Gut microbiome remodeling induc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through a pathway mediated by the host’s metabolism.” Molecular Psychiatry 21(6): 786-796.

 

Kelly, J. R., et al. (2016). “Transferring the blues: Depression-associated gut microbiota induces neurobehavioural changes in the rat.”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82: 109-118.

 

Yano, J. M., et al. (2015). “Indigenous bacteria from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 host serotonin biosynthesis.” Cell 161(2): 264-276.

 

Marin, I. A., et al. (2017). “Microbiota alte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ress-induced despair behavior.” Scientific Reports 7: 43859.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过敏菌阅读(566)

近几十年来,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在世界上许多地方,这些食物占人们每日能量摄入的25-60%。与此同时,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迅速攀升,大多数人认为过度食用超加工食品是原因之一。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提到健康饮食,健康专家们似乎都同意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都应该少吃超加工食品。然而,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一术语,不太明白究竟什么是超加工食品。那么说到加工食品,你会想到哪些?我想你很可能会想到汉堡、薯片和甜甜圈等等,确实,这些食物都是高度加工的。


其实,我们吃的几乎所有东西都经过了技术上的“加工”,只是程度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食品算是超加工食品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我们如何在饮食中避免它们呢?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我们把所有加工食品都给扣上“垃圾食品”“有害”的标签,这显然有失公允。我们所吃的任何已经包装好的,改造过的食物都算是加工食品。可能是烹饪过的、可能是冷冻过的、可能是罐装包装过的,可能经过防腐处理,也可能经过其它处理,总之对于食物的任何形式的处理的都算是在加工,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加工食物都是对健康有害的。


食品加工也有机械加工和化学加工之分。机械加工,比如研磨、加热或巴氏杀菌等,不一定会使食物不健康。如果加工过程中不添加化学物质或配料,就不会降低食品的健康程度。然而,经过化学加工的食品往往只含有精制成分和人工物质,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它们倾向于添加化学调味剂、色素和甜味剂等。


超加工食品是那些经过重大改造的食品,在其中添加了我们在家做饭时不会添加的成分,包括色素、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和膨化剂等等。面包、奶油蛋糕、巧克力、苏打汽水、即食汤等等都是超加工食品。除了这些,由糖、脂肪及氢化植物油和变性淀粉等物质所制成的食品,也属于超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也被称为垃圾食品一般来说,超加工食品的盐、脂肪和糖含量也很高。


食品加工过程改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对健康造成影响。为了更客观地评估加工食品与健康的关系,为了帮助我们选择更健康的食品,我们应该对加工食品进行明确的分类。


人们一直在尝试对加工食品进行分类,其中最有名的是2010年发表的NOVA分类系统,它根据食品加工的程度将加工食品分为4类。NOVA分类系统已经受到了严格的审查,世界粮农组织和泛美卫生组织已将它视为一种宝贵的加工食品营养评价工具。大多数关于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人类健康问题联系起来的调查研究也都是基于该分类系统。这在营养学界是革命性的,因为传统上人们是根据食物的宏量和微量营养素含量而不是加工方法来判断食物的。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NOVA分类表将食物分为四个加工层次,具体如下:


  • 第一组:未经加工或最低加工的食品

未经加工的食品是直接收获的植物或动物产品,但营养或生理上没有改变。例如新鲜鸡蛋,采摘的水果和天然来源的种子、谷物或豆类等。


最低加工的食品不含添加成分,但可能经过干燥、粉碎、烘焙、冷冻、煮沸或巴氏消毒等,使这些天然的食物更易于保存或保证食用安全。例如预先切好的水果和冷冻的浆果等。最低加工的食品与未加工的食品的营养价值大致相同。


  • 第二组:经过加工的烹饪原料


经过加工的烹饪原料是由第一组食品经压榨、精炼、研磨、碾磨和干燥等加工方法制成的。例如食用油、黄油、糖和脂肪。这些食物不能单独食用,而是用来调味、准备和烹饪第一组食物。


  • 第三组: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通常是第一组和第二组食物一起烹饪而成,从而使这些食物更耐储存或更好吃。例如瓶装蔬菜、罐头、烟熏肉等。


虽然摄入太多的加工食品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但是并非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对我们的健康有害,也不应该将它们集体妖魔化。例如,发酵的泡菜也被认为是加工食品,但它们能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而带来健康益处,当然,指的是那些没有添加添加剂的发酵泡菜。简而言之,并不是所有的加工食品都是相同的。


  • 第四组:超级加工食品


有些食品是超加工的,这意味着它们经过多种加工方法,而在家做不会采用类似的方法,比如氢化和挤压。


除了通过工业方法改变外,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高盐、高脂和高糖。这些食物几乎已经看不到天然食物的影子,甚至不含有天然食品的成分,还可能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等日常烹调中较少使用的原料,比如人工色素、防腐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膨胀剂等添加剂。


与最低加工的食品相比,它们通常含有很少的完整的第一组食品,比未经加工的食品提供更少的营养。


超加工食品通常被设计成超级美味、方便、视觉吸引力强,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会在大多数人的饮食中占据主导的原因。例如软饮料、薯片、火腿、糖果和冰淇淋等。


识别超加工食品可能是一项挑战,主要是因为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一种食物可以是加工的、超加工的或最低加工的。例如,用盐、酵母、水、面粉制作的面包是加工食品,但是如果添加防腐剂或膨化剂,就会成为超加工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超加工食品可能伪装自己,它们可能通过“高纤维”或“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等宣传来分散人们对其添加成分的注意力。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如何影响健康?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两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发现,摄入超加工食品与早逝和循环系统疾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两项研究都使用了NOVA食品分类系统,测量了参与者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并追踪了健康结果。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调查对10万多名成年人进行了平均5.2年的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中,超加工食品的最低摄入量为每日热量的7.5%,最高为30.8%。总的来说,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每增加10%,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2%


第二项研究对19899名西班牙研究生进行了平均10年的跟踪调查,同样使用了NOVA食品分类系统测量了这一群体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超加工食品的最低摄入量是每天两份以下,而最高摄入量是每天超过四份。在分析了他们的结果后,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每天吃超过四份的超加工食物会使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水平增加62%。每增加一份超加工食品,全因死亡风险就增加18%


两项研究都是观察性的,这意味着它们无法确定超加工食品、早期死亡率和心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如此,两项前瞻性研究都根据参与者的盐、脂肪和糖摄入量进行了调整。此外,还考虑了饮食质量、吸烟状况、基因和BMI等等。因此,超加工食品是一个独立于这些变量的风险因素。


也有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超加工食品会导致许多其它健康问题:


  • 超加工食品和肥胖


随着超加工食品的增加和普及,肥胖率也在上升。因此,一些人推测这两个因素之间有联系。特别是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超加工食品,加上它们强烈的味道和精心设计的口感,鼓励人们吃更多的零食。一些超加工食品的广告语就是“好吃到停不下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超加工食品与肥胖联系在一起,有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探索超加工食品如何影响卡路里摄入和体重增加。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为此,他们给20名住院的成年人分别提供了14天的超加工食品和未加工食品。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多或吃少,饮食中的卡路里、膳食纤维、宏量营养素、糖、钠和能量密度是相匹配的。


结果,吃超加工食品的参与者摄入了更多的卡路里,体重也增加了更多。更令人信服的是,血液测试显示,在摄入超加工食品期间,饥饿激素水平升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参与者每天额外摄入更多卡路里的原因。


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这项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表明,超美味的超加工食品会导致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因此,要达到或保持健康体重的一个很好的开始是努力消除或至少减少饮食中的超加工食品,而选择各种未加工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 超加工食品和自身免疫问题


乳糜泻和1型糖尿病是两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了很多人。然而,统计数据显示,这两种疾病的患病率都有所增加,不能完全归因于基因。有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趋势可能与超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关。


研究发现,富含超加工食品的饮食会诱发肠道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导致炎症和肠漏,这会增加那些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超加工食品中添加的食品乳化剂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通透性,进一步增加自身免疫的风险。相反,富含未加工或加工程度最低的食物的饮食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和抗炎反应。



  • 超加工食品和癌症


研究人员在调查食用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影响时还发现,它们可能与癌症有关。这项研究追踪调查了10万多人的饮食习惯,尤其是中年妇女的饮食习惯,持续五年。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每增加10%,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2%。然而,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吃更多超加工食品的人同时也更有可能运动更少、吸烟和通常摄入更多的卡路里。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了结果。



  • 超加工食品和大脑功能


近日,一项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的人群,可能会显著增加罹患痴呆的风险。大量进食超加工食品与更高的痴呆风险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增加14%,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增加了28%。如果用未加工的健康食品来替代饮食中10%的超加工食品,能够使痴呆风险下降19%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为什么对身体有害?


超加工食品往往味道好,而且通常不贵。然而,它们通常含有诸如饱和脂肪、添加糖和盐等过量食用可能有害的成分。这些食物比天然食物含有更少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下面,我们来看看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健康风险的七个原因:



1、添加糖


超加工食品往往含有添加糖,通常还有高果糖玉米糖浆。添加糖不含必要的营养成分,但热量很高。经常摄入过量的添加糖会导致强迫性暴饮暴食,它还与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炎症性疾病等健康状况有关。


超加工食品和饮料是饮食中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含糖饮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来源,人们从软饮料中摄入的糖往往比他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减少添加糖的摄入是使饮食更健康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2、人工配料


加工食品的配料表中往往充满了很多我们很少听说或不认识的物质。有些是食品制造商添加的人工化学物质,使食物更美味。


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以下化学物质:

  • 防腐剂,可以防止食物很快变质

  • 人工色素

  • 化学调味料

  • 人工甜味剂

  • 乳化剂

  • ……

虽然官方机构已经检测了大多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但大多集中在细胞水平,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到这些食品添加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3、精制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任何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天然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比精制碳水化合物对健康的益处要大得多。


身体会迅速分解精制或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迅速飙升。当它们的水平下降时,我们可能会对食物产生渴望和精力低下。因为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频繁的升高和降低,摄入它们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超加工食品通常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等。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4、低营养


与天然食物或最低加工的食品相比,超加工食品的必需营养素含量非常低。在某些情况下,食品制造商可能会添加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补充加工过程中失去的营养。然而,天然食物还可以提供了超加工食品所没有的额外的健康化合物。


例如,水果、蔬菜和谷物含有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包括类黄酮、花青素、单宁和类胡萝卜素等等,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的作用。获得全部必需营养素的最好方法是吃天然的、未加工的或最低加工的食物。



5、低纤维


膳食纤维具有广泛的健康益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帮助人们在摄入更少的卡路里的情况下感到更满足。它也作为一种益生元,喂养肠道中的有益细菌,有助于促进心脏健康。大多数超加工食品的膳食纤维含量都很低,因为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会丢失。



6、快速的卡路里


食品制造商加工食物的方式会使它们很容易咀嚼和吞咽。由于大部分膳食纤维在加工过程中丢失,消化和吸收超加工食品所需的能量比天然食品或最低加工的食品要少得多。


因此,人们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吃更多的这种食品。这样我们会摄入更多的卡路里,而在消化过程中消耗的卡路里却比吃天然食物时要少。这增加了一个人摄入更多而消耗更少的卡路里的机会,这可能会导致无意中体重增加。



7、反式脂肪


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不健康、廉价的脂肪。例如,它们通常含有精制的种子油或植物油,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使用时间长。食品制造商通过在液体植物油中加入氢来制造人工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会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它们还会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的水平,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水平。摄入反式脂肪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例如,根据2019年的一项研究,来自反式脂肪的能量摄入量增加2%,心血管疾病风险就会增加23%。避免精炼油和反式脂肪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超加工食品。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如何别超加工食品


想要限制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但是不是又不知道如何识别它们下面是一份产品被超加工的迹象清单 


  1. 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化学物质,以增加产品的耐用性、味道和口感。记住留意配料表中很少听说或不认识的成分比如苯甲酸钠、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等防腐剂。其它能识别部分食品为超加工食品的添加剂包括高果糖玉米糖浆、改性淀粉以及氢化油等等。

  2. 根据西班牙纳瓦拉大学预防医学教授Maira Bes-Rastrollo的说法,含有五种以上成分的产品很可能是超加工食品。

  3. 一般来说,超加工食品的盐、糖和脂肪含量都很高。

  4. 超加工食品往往被大力推销,包装很诱人

  5. 虽然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但是超加工食品往往成本低利润高因此,那些很便宜的选择更有可能是超加工的

  6. 那些准备起来又快又方便的食物,比如那些只要在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就可以食用的食品都可能是超加工食品。

  7. 那些看不出食材原本样貌的食物可能是超加工食品



总结


加工食品是指任何在准备过程中为了更方便、更耐储存或更美味而做出了改变的食品。我们吃的大多数食物在到达我们的餐盘时已经经过了某种加工只是加工程度有所不同。


从技术上讲,预先切好的水果也算加工过的,但它们只经过了最低限度的加工,因为它们的自然状态没有改变我们无需过分地担忧。我们应该担心的是超加工食品因为它们被人工香料、添加剂和其它成分所改变了它们通常被制成方便和开胃的食品。我们现在摄入了太多这样的食物,据估计,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饮食中超过一半的卡路里来自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的常见例子包括即食食品、薯片、面包、苏打水、火腿肠午餐肉、方便面等等,所有这些都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几十年来,超加工食品在世界各地的饮食中已经变得很普遍。它们往往富含糖、人工成分、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长期摄入这类食物可能带来许多的健康风险。



都说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到底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尽可能少的摄入超加工食品当然要把所有超加工食品从我们的饮食中去除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


  • 检查食品标签配料表越长,往往说明食品加工程度越高,特别是如果大多数成分都是很少听说甚至不认识的化学物质,而不是真正的食物,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食物是超加工的。

  • 选择加工程度最低的肉类选择加工程度最低的肉类,比如海鲜、新鲜的鸡肉、猪肉、牛肉等,同时减少超加工的肉类,比如午餐肉、香肠、腌肉等。

  • 慢慢来让一个人突然戒掉所有超加工食品可能很难,可以慢慢地用新鲜食物取代加工食品。事实上,这可能会让你更有可能长期坚持这些改变。

  • 在家做饭在旅行时,我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但是在家里可以。如果有条件,尽可能在家自己动手做饭。

  • 重新平衡饮食我们可以用天然食物取代超加工食品,比如谷物、坚果、种子、水果、蔬菜和豆类以及来源可靠的天然草饲的肉类。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不要把微生物当敌人,给您七个和微生物做朋友的理由

过敏菌阅读(487)

微生物是指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原生生物等。它们有多种形状和大小,包括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等。除了微小之外,这五种主要的微生物有着很大的区别。细菌和原生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菌可以是多细胞的,而病毒没有自己的细胞,人们甚至还在争论病毒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有生命的有机体。



不要把微生物当敌人,给您七个和微生物做朋友的理由



一直以来每当我们提到微生物都会把它们当做一种潜在的威胁,我们一直都被教导把微生物看作是一种需要对抗的东西,它们有害,甚至可能很危险,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摆脱它们对于微生物一直主张“见一个杀一个”。虽然有些微生物确实对我们的健康有害,但是绝大多数实际上对我们的身体无害,甚至非常有益。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充满了微生物,在土壤中、在海洋里、在动植物上、在人体内……它们在人类、动植物、土壤和海洋的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像爱我们自己一样爱上这些微生物,和它们交朋友,今天,我们分享一些它们值得我们爱上的理由。



1、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


我们都被教导要尊重长者,其实单细胞微生物被誉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早在35亿年前就出现了。从那时起,微生物就成功地占领了这个星球。自以为是地球主宰的现代人类其实仅仅存在了20万年,换句话说,人类只存在了地球历史的4/100000


在高山上,在海洋深处,甚至在大气层深处都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我们常说“恐龙时代”或“人类时代”,但其实我们现在生活在“细菌时代”,我们的星球一直处于“细菌时代”。


细菌可以在地球上最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从冰川到火山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这些最顽强的微生物被称为极端微生物,其中一些以硫为食,不需要任何光线。有些细菌可以吸收放射性铀废料,利用它们作为能量。



2微生物对地球的健康至关重要


许多微生物集合在一起形成微生物群落,对它们栖息的整体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是植物、动物、土壤还是海洋。


例如,土壤微生物可以从大气中捕获氮,并将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还能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降至最低,对抗全球变暖。



不要把微生物当敌人,给您七个和微生物做朋友的理由



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群落之一是海洋,据说一升海水中含有大约10亿个细菌和100亿个病毒,微生物占据了海洋生物量的98%生活在海洋中的微生物不仅可以调节海水的酸度,而且它们还提供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氧气供应。


这种产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中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浮游生物和细菌。其中,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是目前人类知道的地球上体型最小的光合自养生物,它产生了我们整个生物圈中20%的氧气。此外,海洋微生物是温室气体的主要处理者,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



3微生物可以将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


细菌可以任何东西为食,包括硫,甚至细菌之间也会相互吞食。事实证明,一些海洋细菌也可以以石油为食,至少有7种细菌仅靠石油生存。一些海洋细菌物种,包括海杆菌属和海洋螺菌科细菌,也可以吃石油化合物作为它们饮食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将这一过程称为石油生物降解,这在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事件后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在这次事故中,500万吨轻质原油泄漏到海洋中,持续泄漏到环境中长达三个月之久,给沿岸和海洋带来了毁灭性灾难。在事故发生后,研究人员观察到大量细菌物种可以代谢油脂,并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


2016年,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以PET塑料为食的细菌,并命名为ideonella sakaiensis。这种特殊的细菌是在日本的一处垃圾掩埋场中发现的,它在那里自然进化出了降解塑料的能力,能够把塑料PET分解成有机小分子。


科学家们经过提炼优化,首先揭示了第一种酶叫PETase水解酶可以使PET分解速度加快约20%;后来又开发出一种MHETase水解酶,不断提升PET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再后来,科学家们将这两种酶结合起来做了改进,成功地将塑料垃圾的生物降解速度提高了6倍。


同年,一家名为Carbios的法国“绿色化学”公司宣布,他们设计了一种源自ideonella sakaiensis的突变酶,能够在短短几小时内分解PET塑料瓶。为了在工业规模上利用这种酶,该公司已与百事可乐和欧莱雅等公司合作,希望到2025年大规模利用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全面推广。


虽然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但改良细菌是解决全球塑料污染危机的一个极具潜力的方法。



不要把微生物当敌人,给您七个和微生物做朋友的理由



4、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发酵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制备技术,也是保存食物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就发现了人类食用微生物发酵食品的证据。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自然地改变了食物的成分,创造出不同的质地、风味和香味,其中最常见的是乳酸菌。


研究表明,富含发酵食品的饮食,比如泡菜、酸菜、康普茶和开菲尔等,可以减少炎症,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所有这些食物都含有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和酵母。


然而,并非所有发酵食品都含有活性微生物。一些发酵食品经过加工,比如巴氏杀菌、烘焙或过滤,会杀死活的微生物。啤酒、酵母面包、葡萄酒和酱油等都属于这一类。


此外,发酵过程可以改变食物的营养结构,增加它们的维生素含量和消化率。即使微生物被杀死,这些益处仍然存在。



5、微生物可以帮助制造救命的药物


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但这些胰岛素是怎么来的呢?


以往,研究人员会从猪或牛的胰腺中提取胰岛素,但是这种方法获得的胰岛素严重供应不足,并可能产生某些副作用。


现在,绝大多数胰岛素是通过将人类编码胰岛素的基因转入细菌和酵母中来制造的。这些转基因的微生物会大量转录和合成这种激素,然后被提取出来。


细菌制造的胰岛素不仅增加了生产规模,而且它产生的副作用也比来自动物的胰岛素要少得多。



不要把微生物当敌人,给您七个和微生物做朋友的理由



6、微生物可以支持我们的免疫、代谢和肠道健康


从丛林到草原,从冰川到火山,都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微生物,人体也不例外。


我们人体携带有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我们的肠道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原生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人类自身细胞的数量,重量可达1.52公斤。肠道微生物所编码的基因是人类自身基因组的近150倍,也经常被称为“第二基因组”。


细菌是其中研究得最多的,它们在人类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道细菌具有许多功能,包括促进消化吸收、调节新城代谢、合成必要的维生素、训练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和产生丁酸等抗炎化合物等等。


肠道细菌甚至可能通过破坏肠脑轴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此外,肠道中的细菌也会影响某些药物的结构,决定它们的疗效以及是否会出现副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肠道菌群是人体一个隐性的器官。


当我们的肠道菌群是平衡和多样化的,它可以帮助预防炎症性疾病,支持免疫系统,甚至可能改善情绪。相反,肠道菌群失衡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结肠癌、抑郁症、自闭症、多动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对于某些疾病,肠道菌群失调到底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但毫无争议的是,肠道细菌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就像它们对所有其它生命的健康至关重要一样。



7、微生物可以帮助对抗抗生素耐药性


由于人类过度使用抗菌药物,许多细菌已经对常见的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科学家们与细菌进行着一场持续的军备竞赛,必须在细菌对现有武器(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之前,努力开发出新的武器。


开发新一代抗生素的第一步是从识别产生抗菌物质的生物有机体开始的。它们可以在各种地方找到,比如土壤微生物中。



不要把微生物当敌人,给您七个和微生物做朋友的理由


2018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筛选2000个公开收集的土壤样本,发现了一种名为malacidins的新型抗生素。它能够成功地杀死许多多种耐药并引发疾病的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是一种超级细菌,每年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寻找这些物质只是一个漫长而昂贵的过程的开始,但它有力地提醒我们,我们脚下的土壤远非没有生命的“泥土”。抗生素耐药性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似乎就隐藏在我们脚下。


另一个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方法可能是使用噬菌体,这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制剂。噬菌体是感染细菌并在细菌内复制的病毒,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杀死细菌。每一种噬菌体都是针对一种特定的细菌,我们可以将噬菌体与抗生素一起使用或代替抗生,来杀死致病菌。虽然噬菌体的开发成本高、耗时长,但由于其精准性,细菌很难产生耐药性。



总结


微生物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由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原生生物组成。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充满了微生物生命,在土壤中、在海洋里、在动植物上、在人体内。 许多微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微生物群落,对它们所栖息的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微生物帮助解决塑料污染和环境破坏,帮助合成胰岛素等药物,帮助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病原体等。土壤和海洋样本中发现的微生物可能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关键线索。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曾经被认为应该“见一个杀一个”的细菌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微生物也是我们重要的伙伴。我们的肠道也是细菌的家园,它们不但对我们无害,还是我们健康的关键。肠道菌群就是驱动人类健康的引擎,在维持整体身心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破坏以让我们生病,我们也可以利用肠道菌群来造福于我们。


图片均来自网络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吗?

过敏菌阅读(539)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世界的思考和感受是不同的,这都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我们的“性格”,是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吗?



虽然人的性格在一生中会发生变化,但是一个人的核心性格特征在成年期往往保持相对一致。心理学家设计了大量的测试来对人们广泛的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其中最著名的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测试(Myers-Briggs test)。


人的性格从古怪、内向到活泼、大胆,是一件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事情。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是“交际花”还是“壁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坚忍还是神经质呢?


它源于先天的性情以及后天的环境因素和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我们成长的文化、与我们交往的人以及我们所遗传的基因共同塑造。这些影响塑造了我们的信念和行为,但每个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因人而异。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肠道菌群也是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可以看作是一个隐形的“器官”,它影响着我们的免疫、代谢、胃肠道健康。肠道和大脑之间也存在着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被称之为肠脑轴。


如果我们饿了,或者正在经历压力,或者我们最近摄入了一种致病性微生物,信号会沿着肠脑轴在肠道和大脑之间传递。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肠道微生物参与了肠脑轴的功能反应,在肠道与大脑的信息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功能和行为。


那么,肠道细菌是否也在我们的性格发展中发挥作用呢?



“性格移植”


2011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注意到,不同品系的实验室小鼠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就如同不同品种的狗一样。


例如,Balb/c品系的实验室小鼠天生胆小、焦虑、内向,当它们被放在一个新的笼子里或与占统治地位的老鼠一起时,它们会保持沉默,避免冒险。而NIH Swiss品系的小鼠则截然相反,它们大胆,好奇和喜欢探索,是啮齿动物世界的胆大妄为者。但是,事实证明,它们的行为特征远非一成不变。


我们知道粪菌移植通常是指将健康供体的粪便细菌移植到疾病个体的肠道中,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做法对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十分安全有效。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吗?


科学家们对Balb/c小鼠和NIH Swiss小鼠相互进行了粪菌移植,也就是将Balb/c小鼠的粪便细菌移植到NIH Swiss小鼠体内,将NIH Swiss小鼠的粪便细菌移植到Balb/c小鼠体内。


结果非常有意思,当胆小的Balb/c小鼠接受来自胆大的NIH Swiss小鼠的粪便细菌移植时,它们也会变得更加大胆,反之亦然。从“壁花”到“交际花”,似乎都归因于一次便便移植。


科学家们甚至可以量化这些差异,方法是把老鼠放在一个升高的平台上,观察老鼠跳下高台需要多长时间。胆小的Balb/c小鼠花了五分钟的时间才小心翼翼地从高台上爬下来,而胆大的NIH Swiss小鼠在几秒钟内就自信地跳了下来。


然而,将两种小鼠体内的菌群相互移植交换后,原本胆小的Balb/c小鼠变得更加大胆了,比之前整整早了一分钟跳下了高台而原本胆大的NIH Swiss小鼠在离开平台时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犹豫的时间更长了。


也就是说,通过交换微生物,科学家们不仅完成了粪菌移植,而且还完成了“性格移植”。他们甚至可以将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小鼠大脑生化物质的差异联系起来。很明显,肠道微生物可以一种深刻的方式与大脑“交流”并影响着我们的大脑功能和行为。


在一项类似的研究中,给无菌小鼠移植抑郁症患者的粪便细菌,它们会表现出类似抑郁的症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影响行为和情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粪菌移植可以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实验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而不是人类,老鼠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应用于人类。此外,虽然肠道菌群移植确实改变了它们的行为,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它们的行为。因此,除了微生物之外,还有一些天生的因素在影响老鼠的行为。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肠道微生物作为我们不太理想的性格特征的替罪羊。

出于伦理考虑,类似的研究被禁止在人类受试者身上进行,但是也有一些轶事报道称,有人因胃肠道感染而接受粪菌移植后会出现抑郁发作。


虽然现有的研究有限,但一项对21项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系统综述得出结论:使用粪菌移植针对肠脑轴来缓解精神疾病症状是很有潜力的。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吗?


其中8项研究涉及人类捐赠者和受试者,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将来自非自闭症的健康捐赠者的粪便细菌移植给了18名自闭症儿童。


在接受粪菌移植后的两个月内,受试者的胃肠道问题减少了,腹泻便秘、胃痛和消化不良等问题明显减少;而且益处并不只是局限于肠道,自闭症相关的行为也有所改善。事实上,两个月后,他们的变化比粪菌移植停止时的变化更好。这表明,粪菌移植结束后,其益处并没有消失。


研究团队很快报道了这一初步发现。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些好处是否会持久,或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付诸东流。但是,研究团队的后续追踪研究表明,这些益处确实可以持久,至少两年。


即使在接受粪菌移植两年后,自闭症儿童仍然拥有着较多的新引入的微生物。事实上,他们肠道中的细菌多样性比移植结束后两个月时还要高。一些接受治疗的孩子的胃肠道症状在移植停止后两个月时略有恶化,但大多数孩子的肠道症状比治疗开始前好转60%以上。他们的自闭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多动或刻板行为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这一结果表明了自闭症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间接表明改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减轻胃肠道不适间接改善自闭症的症状。


胃肠道不适是不利于社交的,因此,前面我们所说的系统性综述中所涉及的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合并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这也意味着他们精神症状的改善可能是由于消化问题的减少。


学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很少有研究肠道菌群的科学家会否认肠道细菌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联系。虽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人们提出了许多可行的途径。


例如,肠道微生物可以制造多种改变情绪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GABA)。实际上,人体内90%以上的5-羟色胺和50%的多巴胺是在肠道中合成的。这些代谢物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在小鼠研究中,切断迷走神经可以逆转粪菌移植引发的行为变化。



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相关


201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的肠道菌群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肠道菌群多样性较高的幼儿更有可能表现出好奇、善于交际和冲动等行为特征。


研究人员研究了7718-27个月大的儿童的肠道微生物,在男孩中,外向型的性格特征与来自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和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的细菌的丰度有关。瘤胃球菌科是主要产丁酸的细菌群之一,这是一种抗炎性的短链脂肪酸,可以滋养肠道黏膜。而在女孩中,性格和肠道菌群组成之间的关联不太明显,而理研菌科细菌的丰度似乎会影响恐惧倾向。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吗?


我们知道,分娩方式、母乳喂养史、饮食等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当研究人员排除了这些混杂因素之后,性格和肠道菌群组成之间的相关性仍然存在。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项研究仅仅是发现了一种相关性,肠道菌群是否直接影响性格还不完全清楚。更善于交际的幼儿可能有机会获得更广泛的细菌。发表在《NPJ Biofilms Microbiom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日托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支持了这一观点。


2020年,牛津大学的一篇论文揭示了肠道菌群和性格之间的更多联系。大多数探索肠道菌群组成和行为的研究都是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只有少数几项人类研究着眼于患有自闭症等精神疾病的人群。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Katerina Johnson博士从四大洲20个国家的671名健康成年人身上获取了肠道微生物样本。Johnson博士假设,与自闭症和抑郁症相关的细菌物种也会影响普通人群的性格特征。


参与者完成了调查问卷,评估了他们的行为、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人口统计特征,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对某些混杂变量进行控制。Johnson发现,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某些细菌物种的数量与性格特征有关,包括社交性和神经质。


最令人兴奋的是,以前发现与自闭症相关的某些细菌物种也与正常人群的社交能力差异有关,包括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自闭症患者通常表现出社交缺陷,据报道,自闭症患者中这些细菌物种减少,而Johnson博士发现,正常人群中,较高的这些细菌水平与善于社交相关。


然而,也有一些例外。例如,Johnson博士发现,链球菌的丰度减少预示着更少的抑郁倾向,而有其它研究则报告了相反的情况。同样,Johnson博士也建立了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水平和社交能力之间的联系,较低的细菌丰度预示着社交能力的增加。基于此,你可能会认为自闭症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细菌的富集,确实有这样的研究报道,但也有研究报告的结果恰恰相反。


Johnson博士还发现,较低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预示着更显著的焦虑和压力水平。肠道和大脑是紧密相连的,受伤的心灵可能会导致肠道陷入困境,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这些研究不能告诉我们,是善于社交增加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还是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社交能力。


例如,社会接触增加了灵长类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在人类中也是如此,一个人交往的人越多,接触到的微生物也就越多。那些社交圈较大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微生物,他们通常表现出更大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吗?


总结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的信念、性情和行为,统称为我们的性格。性格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总体健康和我们追求的生活。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组成与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肠道菌群可能在影响人类的性格特征中发挥作用。


  • 动物研究强烈表明,小心谨慎、善于社交和焦虑等性格特征都与肠道微生物有关。肠道菌群组成和行为特征之间似乎存在因果关系。例如,胆小的老鼠可以通过移植胆大老鼠的粪便细菌而变得更加大胆,反之亦然。

  • 出于伦理上的考虑,研究人员无法在人类受试者身上重复这些研究,但是有研究将抑郁症患者的粪便细菌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

  • 虽然在人类身上的证据没有那么确凿,但是有趣的是,许多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往往伴随着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样,像自闭症这样的行为状况确实与某些细菌物种的减少或增加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 一项针对精神疾病的粪菌移植研究的系统性综述发现,通过粪菌移植针对肠脑轴来缓解精神疾病症状是很有潜力的,其中一项研究报道了粪菌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胃肠道问题和行为,而且在移植结束后可以持续至少两年。

  •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项小型研究报告称,幼儿的肠道微生物越多样化,他们就显得越好奇,越善于交际。

  • 牛津大学2020年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强化了这些发现,指出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增加与善于社交有关。该研究还发现,以前发现的一些与自闭症相关的细菌种类与社交能力和神经质等性格特征相关,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关系是否有因果关系

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Bercik, P., et al. (2011).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affect central level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and behavior in mice.” Gastroenterology 141(2): 599-609, 609 e591-593.


Chinna Meyyappan, A., et al. (2020). “Effec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on symptom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BMC Psychiatry 20(1): 299.


Kang, D. W., et al. (2017).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alters gut ecosystem and improves gastrointestinal and autism symptoms: an open-label study.” Microbiome 5(1): 10.


Lisa M. Christian, L. M., et al. (2015).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emperament during early childhood.”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45: 118.


Amir, A., et al. (2022).”Gut microbiome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is affected by day care attendance.” NPJ Biofilms Microbiomes 8(1): 2.


Johnson, K. V. (2020).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are related to human personality traits.” Hum Microb J 15: 100069.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过敏菌阅读(600)

益生菌是人类健康的新宠儿,它是一种神奇的微生物,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为我们带来健康益处。关于益生菌的应用也深入到了健康的方方面面,已经不再局限于肠道健康,它也逐渐延伸到过敏、免疫、代谢、皮肤和心理健康等领域。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在所有细菌中,有5个主要的益生菌属显示出对健康最大的贡献,包括:

 


其它的益生菌属有肠球菌,甚至梭状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但这些都不太常见。



双歧杆菌属:益生菌世界的安人员

 

双歧杆菌属是益生菌世界的名流。虽然保持健康绝不是一种益生菌能实现的,但双歧杆菌对我们的健康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歧杆菌可以被比作安保人员。就像安保人员的存在可以防止人们做坏事并允许在发生事件时呼叫支援一样,双歧杆菌的存在可以维持和平,阻止病原体以及来自食物和其它微生物的毒素的产生。

 

它们能使生活在肠道里的其它微生物履行它们原本不会履行的有益职责,它们还能与免疫系统和其它微生物交流,根据需要,要么抗炎,要么促炎。就像安保人员一样,双歧杆菌在那里发挥保护作用。

 

从科学上讲,双歧杆菌是放线菌门的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无孢子、不能运动的细菌属,通常为分枝杆状细菌。双歧杆菌的许多菌株是公认安全的,具有良好的特征,无致病性和无毒性。

 

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大约32种不同的双歧杆菌,其中一些著名的菌株包括:

 

  • 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adolescentis

  • 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animalis

  • 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bifidum

  • 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breve

  • 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infantis

  • 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lactis

  • 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longum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因为它们是厌氧菌,不能忍受富氧的环境,所以我们不会发现它们自然地广泛存在于容易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和饮料中。在人类中,它们存在于胃肠道、母乳、女性阴道和泌尿生殖道中。这些有益细菌是第一批在新生儿胃肠道中定居的微生物,它们在母乳喂养的婴儿的肠道中占主导地位。随着婴儿长大和断奶,双歧杆菌的数量和种类会随着饮食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它们的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减少。它们的总数受饮食、生活方式和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它们在结肠中数量最多,尽管它们只占成人粪便总菌群的3-6%。大多数常见的抗生素都能杀死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是著名的益生菌,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细菌都能够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以降低pH值,使许多病原微生物无法生存,并且有助于从食物中吸收矿物质;它们也能制造维生素、细菌素和类抗生素的物质。它们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显著的健康益处。


双歧杆菌还能产生乙酸,乙酸比乳酸更能有效地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乙酸也可以被人体用作能量。


双歧杆菌的其它一些好处是:


  • 它们中的许多可以在我们肠道中定植,这样它们就可以排挤有害微生物,防止它们附着在我们的肠道细胞上

  • 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以防止肠漏

  • 产生少量乙醇,保护我们免受食物中自然产生的甲醇的侵害;

  • 产生少量甲酸,可能对致病性微生物有抗菌作用

  • 一些物种可产生抗菌和类抗生素物质

  • 许多物种具有短时间抵抗胃酸并在胆汁酸中存活的能力

  • 分解任何到达结肠而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这样结肠内容物就不会腐烂和变得恶臭

  • 帮助乳糖不耐受

  • 某些物种可以产生一些B族维生素;

  • 通过帮助结肠正常功能,预防或帮助便秘问题或肠易激综合征;

  • 一些物种可能有助于过敏,降低胆固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及肠鸣、胀气、便秘和腹泻等肠道不适

  • 大多数具有抗炎作用。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乳酸杆菌属益生菌世界的警察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起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如前所述,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是最著名的益生菌,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有一些共同的基因。这两种细菌都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中产生乳酸,以降低pH值,使许多病原微生物无法生存并且有助于从食物中吸收矿物质,它们可以制造维生素、细菌素和类抗生素物质。两者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显著的健康益处。


双歧杆菌可能更像是让我们保持健康的安保人员,而乳酸杆菌更像是警察,因为它们的行动更有针对性。总的来说,像双歧杆菌一样,乳酸杆菌可以


  • 可以通过它们的存在来维持和平

  • 有些可以使生活在肠道中的其微生物履行它们原本不会履行的有益职责

  • 我们的细胞和其微生物沟通交流


此外,乳酸菌还可以对整个胃肠道中的有害微生物发起大规模攻击。相反,大多数双歧杆菌存在于结肠中。


科学上讲,乳酸菌是厚壁菌门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不运动的杆状细菌。它们中的大多数能够在少量氧气中存活。与双歧杆菌不同,乳酸菌是一个多样化的细菌属,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能力。


乳酸杆菌属细菌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虽然其中一些细菌可能与龋齿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的感染有关,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有益的。


这些微生物在环境中很常见,例如,乳酸菌存在于日常发酵的食物和饮料中,如酸奶、开菲尔、酸菜、泡菜味噌、奶酪、康普茶等等


在人体中,它们分布在整个胃肠道道上,从口腔、鼻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到结肠。乳酸杆菌是小肠的最后一段——回肠中最常见的细菌属。一旦建立,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往往会终生存在,并不断更替。们也存在于女性阴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与双歧杆菌类似,我们体内的乳酸杆菌总数受饮食、生活方式和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这些细菌中的许多种能够抵抗胃酸和胆汁酸,并且能够附着在胃肠道的细胞上,与它们相互作用。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乳酸菌的其好处包括

  • 它们中的许多在我们肠道内定居,这样它们就可以排挤有害微生物,防止它们附着在我们的肠道细胞上,即使它们附着在我们的细胞上,也会很快取代它们。

  • 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防止肠漏

  • 乳酸杆菌喜欢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取决于它们的物种类型。其中一些可以利用乳糖这对乳糖不耐受者很有用

  • 对于那些没有在我们肠道内定居的细菌,摄入它们会暂时增加体内的数量,并带来暂时的好处

  • 其中一些会产生维生素。

  • 其中一些会产生短链脂肪酸。

  • 其中一些会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病原体。

  • 大多数会产生细菌素和抗生素化学物质,取决于它们的生活条件

  • 根据感知需求,它们要么诱导促炎反应,要么诱导抗炎反应。


常见的乳酸杆菌菌株包括


  •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 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 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 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 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 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酵母菌属益生菌世界的特种兵

 

酵母菌在益生菌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一种真菌。作为一种真菌,它不受胃酸、胆汁和抗生素的影响,所以它能够在可能杀死其它益生菌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然而,抗真菌药物可以杀死它们。

 

酵母菌可以被认为是益生菌世界的特种兵,因为它进入后,很好地完成它的工作,然后离开。

 

酵母菌中作为益生菌的主要物种是布拉酵母菌(S. boulardii。与具有侵袭性的念珠菌不同,布拉酵母菌不能穿透人体组织,也不能在胃肠道中定植,因此它作为过路菌发挥着有益的作用。

 

布拉酵母菌的一些有益功能包括:


  • 刺激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 帮助改善乳糖不耐受

  • 预防旅行者腹泻

  • 预防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预防艰难梭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肠道感染

  • 防止白色念珠菌从胃肠道易位到其它器官

  • 降低许多肠道病原体的毒性,包括寄生虫

  • 可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治疗的结果

  • 可能防止肠道受损的非常年幼的婴儿对食物抗原的反应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芽孢杆菌属:益生菌世界的变形金刚


芽孢杆菌属是厚壁菌门中的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的杆状细菌属。它们可以在土壤、水、灰尘和空气中找到,因此经常被错误地称为土壤细菌。正因为如此,在诸如大米、牛奶、其它谷物和蔬菜等食品中检测到它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芽孢杆菌属由大约77种非常不同的细菌组成,包括有益的细菌,比如某些凝结芽孢杆菌菌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也包括致命的细菌,比如炭疽芽孢杆菌菌株。芽孢杆菌通常不会永久地在人体黏膜上定植,所以它们是过路菌,在没有额外补充的情况下,它们在粪便中的平均检出含量为10,000 CFU/g


芽孢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属于同一个细菌纲,因此这两个细菌属共享一些基因,包括那些产乳酸的基因。乳酸可以使环境过于酸性,以致于病原体无法生存。


有四件事让这些微生物不同于其它益生菌:


  1. 它们就像变形金刚一样。这些细菌在压力条件下会形成内生孢子,也就是芽孢,它们有坚硬的外层,可以保护里面休眠的细菌。这种保护可以持续多年,可以抵抗极端高温、辐射、极端冰冻、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据说某些细菌物种的孢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营养细胞的2-8倍。当条件有利于生长时,内生孢子会转化为能够茁壮成长的营养细胞。

  2. 因为它们具有孢子形成的能力,为了保证孢子形成,芽孢杆菌类益生菌可能不需要冷藏。

  3. 一些芽孢杆菌有鞭毛,使它们能够独立移动。

  4. 这些孢子形成细菌中的大多数在含氧环境中生长得最好,但是它们中的一些也可以在最低的有氧条件下存活,比如肠道。


芽孢杆菌就像是一个变形金刚,它可以执行其预定的功能,但是当事情没有按计划进行时,它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实体。


有两种芽孢杆菌可以归类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当然,有时也使用其它种类的芽孢杆菌,比如印度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克劳氏芽孢杆菌。菌株鉴定对芽孢杆菌类益生菌至关重要。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凝结芽孢杆菌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在许多工业应用中都有使用。有些菌株,但不是所有菌株,被用作益生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将该物种列入其QPS(安全资格认定)名单。


凝结芽孢杆菌形成内生孢子的能力,使得它在许多食品生产中极具吸引力,包括面包到冷冻酸奶等。


这一细菌被认为是益生菌,是因为在它们的营养生长状态,它们能够:


  • 产生乳酸,使环境不适合致病菌生长。

  • 产生抗菌物质。

  • 一旦进入人体,这些菌株能够通过胃存活下来,并开始转化为肠道中的活性细菌细胞。

  • 根据动物研究,人们认为它们不会永久地在肠道中定植。

  • 根据动物研究,它们没有毒性。

  • 它们适合人体的温度。

  • 它们可以产生丁酸来滋养肠道细胞。

  • 它们不含有编码已知毒素的基因。

  • 它们会刺激免疫系统。


一些凝结芽孢杆菌菌株,比如GBI-30 6086,已被专门研究用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腹痛和腹胀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菌株的鉴定和验证是极其重要的,凝结芽孢杆菌有一些菌株用于兽医产品,可以产生毒素引起腹泻。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枯草芽孢杆菌是在许多环境中发现的另一种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某些菌株被用于生产纳豆。像凝结芽孢杆菌一样,枯草芽孢杆菌由于具有鞭毛,能够四处移动。


有些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能产生毒素,它们会产生一种细胞外毒素和一种能够破坏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酶。然而,有些菌株不具备这些因子。


据报道,一些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除了能够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外,具有较低的致病潜力。因此,枯草芽孢杆菌被认为对人类的致病能力很弱,除非一个人摄入的细菌数量非常多,或者这个人的免疫状态非常低。


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从其它细菌获得遗传物质,这使得菌株鉴定变得更加重要。研究表明,多年来,随着该物种的菌株被分发到各个实验室,该菌株在一些实验室中已被污染。为了保持该物种的基因纯净,需要严格的储存和繁殖设施。


枯草芽孢杆菌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益生菌属性包括:


  • 被认为是动物和人类肠道中的一种正常居民,尽管数量很低; 

  • 通过胃肠道而存活

  • 有些菌株能附着在人类肠道细胞上; 

  • 增加肠道细胞的免疫反应,帮助对抗病原体,但可能对自身免疫问题没有帮助

  • 能够促进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发育

  • 可以在胃肠道中持续存在,增加其数量,然后在必要时重新产生孢子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好是坏还有待挖掘);

  • 与肠道细胞沟通,以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可以产生维生素K2B族维生素。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链球菌属


听到链球菌这个名字,可能会引起一些人们的恐惧,因为某些链球菌可引起链球菌性咽喉炎脑膜炎和细菌性肺炎等虽然有些链球菌是高致病性的,但大多数都是无害地生活在我们体内。


其中,嗜热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就是它们中的两种益生菌。


科学上讲,链球菌属厚壁菌门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无孢子、不运动、球形、链状的细菌属。



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


嗜热链球菌是公认的安全物种,在食品中安全使用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的基因组缺乏潜在的毒性功能基因,它是制造酸奶的常用细菌之一。


除了对酸奶制作的贡献外,嗜热链球菌也可以


  • 用于制造一些奶酪

  • 可以活着进入肠道

  • 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完整性,以防止肠漏

  • 增强乳糖消化

  • 与病原微生物竞争

  • 可能产生细菌素

  • 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增加胃黏液保护层的厚度来帮助治疗胃炎

  • 可以产生叶酸

 


唾液链球菌S. salivarius


唾液链球菌,顾名思义,通常存在于唾液中,它与嗜热链球菌密切相关,它可以在整个胃肠道中发现,但主要在口腔和喉咙后部定植。


以下是唾液链球菌的一些菌株提供的一些好处:


  • 抑制致病性链球菌菌株

  • 对抗与口臭、蛀牙、牙龈疾病和咽喉痛有关的病原体,方法是通过阻止它们粘附在细胞上并形成生物膜和/或直接产生类抗生素化合物杀死它们

  • 分泌抗菌素

  • 抗炎症

  • 在结肠炎小鼠模型中被证明具有保护作用

  • 唾液链球菌在口腔中很常见,占正常健康口腔中所有细菌的40%。如果定期服用,有些菌株会对口腔健康有益。



盘点益生菌世界的资深大佬们



当然,我们这里列举的益生菌世界最广泛使用对五个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酵母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球菌属它们被证明对我们的健康具有很大的贡献,许许多多新的功能也正在逐渐被揭示。


不同的益生菌属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长,想要通过补充益生菌获得最大的益处,就需要找到经过科学验证的对自己所面临的健康问题有效的益生菌菌株。大家在挑选相关益生菌产品时,一方面可以注意厂家的主打菌株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实验或临床试验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参考本文列举的各种乳酸杆菌的功能优势,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含有合适的菌株的产品。


注意:没有任何一种益生菌菌株能够对所有健康问题都有作用,也没有任何一个益生菌产品能够对所有人都有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益生菌的定义是摄入足够数量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所以,益生菌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活的;数量足够;对宿主健康有益。如果你说你吃的益生菌没用,首先你不应该质疑益生菌,而是应该质疑你吃的是不是真的益生菌。


有的号称富含活性益生菌的产品其实没有活菌,或者根本达不到所标注的活菌数;有的产品为了调口味也加入了食用香精、三氯蔗糖等等,这些实际上又会破坏我们的菌群。另外,很多人在补充益生菌的同时,又做着许多伤害自己的行为,比如高脂高糖的垃圾食品、吸烟饮酒、食用抗生素以及抑酸药物等等,可能益生菌都不足以来弥补这些行为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我们又怎么能指望益生菌能带来更多的益处呢?其实补充益生菌能降低这些不良行为对身体造成的损伤本身就是在发挥作用。


最后,我想说,益生菌毕竟不是药物,很多时候不会像药物那样让你很快感觉到变化,所以请多坚持一段时间,同时去除一些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相信一定能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好处。


图片均来自网络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过敏菌阅读(563)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人体的各种疾病都与营养不均、毒素不排、免疫失调有关。而益生菌的三大关键作用就是改善营养的吸收、毒素的排出、免疫系统的调节。捍卫人体健康的第一关,补充益生菌才是关键!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老年人补充益生菌的好处有哪些!

01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堆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而脂类物质要代谢排出体外,必须依托益生菌的参与。另外有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每降低1%,人们患上冠心病的机率就会降低2%。

呼吸系统

02

益生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包括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和对抗性系统病原菌。其中,树突状细胞和调节T细胞是介导益生菌积极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它们在减轻呼吸道反性炎症方面作用显著。

03

消化系统

益生菌不仅可以赶走和杀死胃肠道内的有害细菌,还可以调节胃肠道的PH值,促使身体产生(IGA)抗体,从而矫正身体对有害菌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消除炎症,还你一个健康的胃肠道。

神经系统

04

在一定程度上,益生菌能够扭转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程度。如果摄入大量益生菌,可将其中所含的酶吸收进循环系统,可以令身体内的许多有害成分(如肽)在囤积和生成血小板之前就被消化掉,而长期的血小板囤积就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选购益生菌也很关键!

一般人总感觉,进口的菌要比国内的菌安全,其实不然。中国人肠道6-8米长,欧洲人肠道4-6米长,而且国外的人和国内的人基因、饮食结构、所处的气候环境等的不同都会导致菌种不同或菌的部分基因不同。所以在选择益生菌产品的时候,主要还是要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和身体情况。同时还要考虑产品中所含的益生菌种类和数量,以及是否可以活着到达肠道等问题!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来源:菌情研究室等

不想错过每天的精彩内容

记得把公众号设为星标

经常点赞在看转发分享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免费预约健康顾问
线上健康咨询
请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END

往期回顾

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两三步!碰上这2种炎症千万别拖

李兰娟院士:“为什么强调微生态平衡?”

益生菌不是万能药,乱吃可能会更糟
‍‍‍‍

吃益生菌出现“症状加重”的反应,继续吃还是马上停止?

· 如需转载,请务必在文前注明来源肠道微生态与健康(cdjk365)

· 部分文字或图片综合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

我们是攀基生物,我们提供攀基益生菌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