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基益生菌,改善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症状,效果好,三甲医院专家推荐。 关注微信公众号:”攀基生物“

预防多种疾病?咱们自己的益生菌也做到了

过敏菌阅读(949)

    不久前,由北京食品学会主办,《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承办的“第十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食品行业代表出席论坛,围绕备受关注的益生菌、特医食品、婴幼儿乳品、营养功能性食品、老年食品等热点议题展开技术交流。

    “干酪张”可预防二型糖尿病

    急性肝损伤和乳房炎等

    益生菌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投身于研发适合中国人自己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简称“干酪张”)是中国自有原创益生菌菌种(株)之一,是益生菌领域科学家张和平2002年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上自然发酵酸马奶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的。如今,经过大量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人群实验的验证,已证实“干酪张”具备例如预防二型糖尿病、急性肝损伤、乳房炎等多种重要的益生特性。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马晨博士介绍称,他们是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大规模人群实验,共招募了165名志愿者,通过持续补充“干酪张”一年,从而评估其益生功能。

    相关研究者也在会议报告中指出,在临床研究上,益生菌除了在消化、母婴、癌症、免疫等方面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外,近期更多的研究指向益生菌与心理相关疾病的关系,并在自闭症、抑郁症等领域有了初步成果。

    老年食品应实现对老年人群的精准营养服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研究员都在报告中强调了未来个性化的精准营养服务的重要意义。

    我国老龄化情况严重,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何梅研究员对于老年食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建议要从分析老年人营养需求、生理状况、相关慢性病等方面开展,老年膳食的特点是营养均衡,食物种类多样,制作上要求食材细碎、软烂、无碎骨、无刺;质构方面要求普通餐,软食,半流质,流质;老年食品主要是适用于老年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适用于慢性病,特殊需求的保健食品。

    食品非加热技术已经走进人们的饮食生活

    食品热杀菌技术在我国的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廖小军教授告诉我们,热杀菌技术其实会对食品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自上世纪末以来,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和企业界的兴趣。科学家对超高压、脉冲电场、高压二氧化碳、高压均质、超声波等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开展了系统的基础研究,短短不到50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很多果汁、肉制品等都已经体现了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高科技含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视神经脊髓炎发病与肠道菌群相关

过敏菌阅读(939)

    在日常生活中,劳累或感冒后出现视力下降等现象经常被忽视,然而,这可能是“视神经脊髓炎”的征兆,该病青壮年女性患者居多,复发率及致残率高。有专家日前发现,该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5日称,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课题组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勇军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相对于健康人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中有一种机会致病菌显著增加,这种病菌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该研究发表在《Multiple Sclerosis Journal》期刊,是国际上首次针对亚洲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进行的肠道菌群方向研究,团队从菌群结构紊乱及其代谢产物水平改变角度对视神经脊髓炎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肠道菌群存在严重失调特征。

  视神经脊髓炎其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单眼或双眼失明,在其前或其后数日或数周伴发横贯性或上升性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患病率是百分之零点三至四点四,常于青壮年起病,女性居多,复发率及致残率高。

  患有视神经脊髓炎的育龄女性,由于需要长期应用激素或具有细胞毒性免疫抑制的药物,怀孕需慎重,如果一定要怀孕,必须在神经内科和妇产科医生指导下做好孕前、孕中以及产后的健康指导。

  陆正齐介绍,人体是一个包含人类基因组和肠道微生物群落(包括它们的基因组、蛋白质和代谢物)的超级共生体。个体的生活方式、卫?习惯、饮食、药物等均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种类、数?和功能,相应的免疫系统产生响应也发生改变。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能参与‘脑-肠轴’活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起关键作用。”陆正齐称。

  陆正齐介绍,研究发现,相对于健康人群,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中有一种机会致病菌(链球菌属细菌)显著增加,而能产生具有抗炎作用的短链脂肪酸的细菌丰度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中显著降低。再者,在该疾病初发年龄较早、严重程度较高或年复发率较高的病人中均发现该机会致病菌的丰度较高。

  陆正齐称,上述研究为今后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精准诊断与靶向性治疗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益生菌的大用处:助力雅加达亚运会取得佳绩

过敏菌阅读(761)

    2018年8月18日雅加达亚运会举行在即,运动员即将奔赴雅加达参加亚运会为国争光。众所周知,运动员是否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直接会对比赛成绩产生影响,良好的竞技状态能够帮助运动员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运动员们远赴雅加达,饮食发生改变、出现时差,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肠胃菌群紊乱,进而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易疲劳等这些症状。这次由马晨博士为各位运动员们带来的“肠道菌群与竞技状态关系”的主题讲座,专门为运动员讲解益生菌对于运动员肠道菌群的代谢调控,帮助运动员保持肠道菌群平衡,保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备战雅加达亚运会。

    马晨专注于从事肠道菌群与益生菌功能的研究,是益生菌领域的博士,发表有学术论文几十篇。在本次讲座中,马晨博士为运动员们详细解读了肠道菌群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马晨博士提出益生菌不仅仅可以帮助运动员们保持肠道菌群平衡,还可以抗疲劳、增强能量、肌损伤修复、增强肠动力、帮助提升人体综合健康、增强肠道菌群的活力与能量代谢系统。


 

    运动员的益生菌补给站—亚运保障包

    马晨博士为各位运动员赠送了亚运保障包,里边配有益生菌,帮助运动员们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两名奥运冠军石智勇和吕小军也来到了讲座中,他们表示,在出国参加比赛的时候确实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但是那时并没有专门的益生菌供补充。现在好了,益生菌进入了亚运保障包,运动员们可以感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服务。为了向马晨博士表示感谢,两位奥运冠军还向马晨博士赠送了奥运冠军签名运动衫。

 
    奥运冠军签名运动衫

    马晨博士所带来的亚运保障包来自于科拓恒通。科拓恒通是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赞助商,为运动员们提供备战保障产品。科拓恒通是专注于益生菌、乳酸菌研发生产的企业,其产品通过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严苛检测,产品的质量非常的有保障。

    备战亚运,益生菌对于运动员们来说必不可少,益生菌助力雅加达亚运会的运动健儿们都能取得佳绩。未来几年,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运动员们将会出现在更多的国际赛场,科拓恒通将会一直为运动员们提供全面的保障服务,助力运动员们取得好成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水土不服?谁也不服就服你!

过敏菌阅读(672)

    一说道细菌,大家都会联想到不干净和生病这样的字眼,但是细菌同学一定感到很委屈,因为事实上,仅仅我们人体中就居住着数百万亿的细菌,我们和细菌有着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革命友情!

    在人体中细菌有三大繁荣部落,他们分别在口腔、皮肤与肠道,其中数肠道部落最为繁荣,与人体健康关系更为密切。

    菌多力量大!像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一样,要保持人体的健康与平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也同要重要,丰富的肠道菌群主要从三方面与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是分解,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需要依靠肠道菌群帮助才能更好地分解,这样我们才能最大效率的获取食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能量与营养物质。

    二是保护,肠道菌群可以在肠道内壁上形成一道菌膜,犹如建立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墙,不仅可以保护肠道的上皮细胞,同时还能够阻挡病原菌和毒素的侵袭。

    三是锻炼,近朱者赤,肠上皮细胞是和肠道菌群接触时间最长的,与长期的协同作战中,他们共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壮。

    肠道菌群与人体如此亲密,但是有时候我们对它们并不是很好,随着现代社会中的药物、饮食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消极作用,使肠道菌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肠胃经常不舒服了,这其中还不乏有很多年轻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出现过想出门旅游但是肠胃不给力的情况,使得原本因欣赏景色所带来的靓丽心情跌入了谷底。好多人还因此恐惧出远门,难以克服“水土不服”这个难关。我们的心越来越渴望飞翔,但是我们的肠胃却越来越敏感,由此就引发了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无法揣摩的突发性腹泻,以及环境饮食变化导致的便秘,让我们心情烦躁,容易上火。错过了享受旅行美好的机会。

    就算你委曲求全不去旅游,但是出差总是回避不了啊!脆弱的肠胃和失调的菌群让各种肠胃疾病有机可乘,使得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在短期的行程中出色的完成工作。于是每当我们被肠胃病缠身的时候就会想,为什么环境与饮食这么细微变化都会引起胃肠道如此敏感的反应呢?

    肠道菌群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它由千余种细菌组成的,每一种细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抗生素大量频繁的摄入对于肠道菌群是致命性的破坏。肠道菌群伤亡惨重,导致菌群的多样性下降,菌群结构缺乏稳定性,此时如果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变化,和饮食饮水的改变,无异于是雪上加霜,给致病菌创造了可乘之机,作为投机主义者,致病菌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繁殖,突破人体可以承受能力之后,就会引发腹泻,肠胃绞痛等现象。

    此外,菌群的种类越来越少,也会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没有了菌群的帮助,肠道也会变得越来越懒,肠动力不足,肠壁润滑度降低,于是恼人的便秘就会找上门来。

    “水土不服”就服你!积极补充益生菌,保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才能让我们走的更远,飞得更高!所以啊!出去玩,除了打包行李也不要忘了益生菌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动物所揭示肠道菌群介导动物聚群行为节省能量的机制

过敏菌阅读(923)

    社会性动物(包括人类)具有群居生活的习性。群居生活的益处是能够提高动物获得食物的可能性、缓解压力、降低被捕食风险,以及提高自身和群体的适合度。聚群行为(Huddling)是社会性动物在恶劣环境下为提高自身适合度进化出的一种合作适应性行为。社会性体温调节(Social thermoregulation)假说认为聚群行为可以通过减少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率以减少热量散失而节约能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研究组发表文章从生理能量学角度揭示小型哺乳动物的聚群行为可通过降低代谢产热和降低体温从而降低动物对能量的需求(Sukhchuluun et al., 2018,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9:563)。该研究结果为聚群行为调节产热提供了生理学证据,对传统的社会性体温调节假说有了更深入细致的解释。

  宿主与肠道菌群是共同进化的。动物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对其肠道菌群产生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动物的聚群行为能够引起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增加有益菌而降低有害菌的数量,提高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短链脂肪酸作为宿主的能量底物,从而降低能量需求;通过进行菌群移植也证实了肠道菌群能够介导宿主的能量和体温调节。该研究揭示了动物的聚群行为和肠道菌群调节内温动物体温和能量代谢的共同进化机制。这项研究工作以Huddling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to reduce energy requirements in a small mammal species during cold exposure 为题于6月8日在线发表于Microbiome(Zhang et al., 2018, Microbiome, 6:103)。动物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学英、博士研究生Gansukh Sukhchuluun和薄亭贝为共同第一作者,王德华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食用益生菌 远离跑步中的胃肠道不适

过敏菌阅读(841)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跑步途中,不得不停下来冲进厕所?

  这可能是跑步引起了肠胃不适。尤其那些胃敏感或者有慢性肠胃病症(比如,肠易激综合症)的人。专家说,跑步时胃跟着身体晃动(想一下你的跑中补给),到达肠道的血流量减少了,形成了肠道和血流间的屏障(即肠漏症),而这些都是罪魁祸首。

  你的饮食可以改善你的肠道健康。研究建议经常食用益生菌(在发酵食物中自然产生的有益益生菌)有助于加强肠道内壁健康,降低全身的炎症发生,从而减少肠道损伤,让你在锻炼的时候免遭肠道问题困扰。

  这些微小的细菌(你的肠道中有数万亿个)也和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肺功能和钙吸收能力有关。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四周的运动员比服用安慰剂的运动员到达疲劳前的运动时间更长(分别是37分钟和33分钟)。

  “我的顾客说了很多他们不能吃的东西,因为当他们跑步的时候,那些食物会让他们胃肠不舒服,”营养与饮食学会的发言人杰西卡·克兰德尔说,“在你的饮食中加入一些东西,可以让你的肠道、全身健康和运动表现都获益匪浅。”

  然而,益生菌并不都是相同的,它们会以多种形式存在。下面是一些帮你获取益生菌所带来最大好处的方法。

  选择对的食物

  益生菌通常存在发酵的乳制品中,像酸奶、开菲尔和全熟乳酪。而如今,在另一些发酵食物和饮品中也发现了益生菌,比如韩国泡菜、德国泡菜、味噌、红茶菌,甚至酵母面包。

  今天,你能发现很多食物(从烘焙食品、谷物到冰淇淋和巧克力棒)都需要益生菌的强化。你也可能会为此付出很多,很多说法还没有研究来支持。此外,一些防腐剂和加工技术(如冷冻和烘烤)都会杀死这些脆弱的细菌,所以一些包装的产品可能并没有活性益生菌。贝勒医学院临床讲师克里斯汀·金说。

  即便如此,死的益生菌对健康也可能是有好处的:例如,在动物实验中,加热杀死的益生菌已经被证实可以触发免疫反应。“死的益生菌不能给你活性益生菌所带来的所有益处,但是有总比没有好。”食品技术专家协会的专业成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食品安全法则兼职教授康特·谢尔柯博士说,“你也可以看到一些食品上会标注‘GanedenBC30”或凝结芽孢杆菌GBI-30,6086。它们所指的是一种能够抵抗微波、冷冻、烘焙和沸煮的益生菌。”

  对于不需要微波加热或者冷冻的食品,可以找标注含有乳酸菌或双歧杆菌,两种有名的益生菌菌株(乳酸菌有的时候也被称为L)标签的食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在2017年发表的一篇文献上表明,这些菌株对运动员健康(以及运动表现)有非常大的助益。

  是否要服药

  如果没能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益生菌,吃补剂似乎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然而,“从消化和吸收方面来看,自然食物中获取的益生菌是最有益处的。”克兰德尔说,“补剂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它们所含的益生菌可能并不活跃,也不容易被肠道吸收。”

  如果你选择吃补剂,要注意剂量。不同的益生菌也不同,但是大多数研究表明最大的获取益生菌益处的剂量是每份营养补充品中含有超过10亿个菌落,消化系菌群研究者,蒙大拿州立大学教授,玛丽·迈尔斯博士说。你可以选择一些保存时间较长的(不需要冷藏)的营养补充品,在它的保质期内服用。

  这有助于确保活性益生菌仍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获得最大的益处。(供参考的是,即使大多数自然获取的益生菌没有标注菌落数,有些食物像酸奶和德国泡菜相同分量中所含有的菌落数还是要高于补剂)

  循序渐进地补充益生菌

  不要等到比赛周末再去吃大量的泡菜来补充益生菌。2015年《欧洲体育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总结称,运动员或者去容易出现肠道问题地区的人更可能从益生菌中获益,但是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应该提前摄入益生菌。克兰德尔说:“然后你才能知道,你在训练时或者长跑后恢复中,肠道是否有不同。”

  吸取精华

  科学家们相信,精英运动员训练刻苦是出成绩的一大原因,但是肠道微生物也是他们的一大优势。现在,他们正试图繁殖好的菌群,这样其他人就能从中受益。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分析了波士顿马拉松选手的粪便样本,发现了其含有大量的特殊细菌,这种细菌参与了乳酸的分解,可能有助于对抗肌肉疲劳和酸痛。“如果我们能把它们分离出来,在运动员训练前让其摄入,也许我们可以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健康——具备更好的耐力或者减少炎症发生,”乔纳森·斯克蒙博士说。终极目标是,制造一种含有精英运动员肠道中的有益细菌的益生菌补充剂,让业余跑者提高表现和恢复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益生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链接及图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益生菌:专治不爱吃饭的宝宝,解救吃饭困难户!

过敏菌阅读(841)

免费分享益生菌知识,以菌治菌,取代以药治菌,人类康复肠胃病的新途径,让你快速成为益生菌健康达人。

今天来谈谈人生的大事!

吃饭

宝宝吃饭这个问题,在宝妈们看来,可是世纪型的大难题。宝宝的生活习惯没定型,以及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吃饭,不爱吃饭,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经常有宝妈反馈:

看着别人家宝贝吃饭都很香,为什么我家宝贝吃饭就这么费劲呢?


我家宝贝2岁,总是胃口不好,对着饭菜挑来拣去,都得变着法地哄她才肯吃进去一点点。吃遍了各种开胃药和助消化药,但却没有什么效果。宝宝还爱感冒,三天两头地带着她往医院里跑,还动不动地嘴里就长了口疮,口水把小下巴都腌红了,身高还比同龄小朋友矮,怎么办?


各位宝妈们为了宝宝吃饭的问题真是操碎了心……


宝宝不爱吃饭会使营养不充足,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影响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长对于宝宝不爱吃饭的解决办法就是连哄带吓,觉得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只要宝宝这顿饭吃下去了就好,但是这么做是不仅不能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还会造成宝宝的厌食心理。

其实,孩子正在快速的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应该是每天食欲旺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宝宝不爱吃饭呢?

宝宝不爱吃饭的六大原因

✦奶吃太多 ,哪里还饿

✦错过了孩子的味觉敏感期,没有适时添加丰富的食物让孩子尝试,导致孩子挑食偏食

✦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性状不合适,肠胃负担重,长期高负荷消化,导致吸收不好脾胃虚弱

✦没有养成定时定点定量吃饭的习惯,边吃边玩,追着喂

✦早早添加酱油,盐等调味品,宝贝口味重,没味道就不吃!

✦辅食过于单调,孩子吃腻了

如果宝妈们发现自家宝宝出现不爱吃饭的表现,让宝宝每天吃点益生菌,可以轻松改善不爱吃饭的现象。

益生菌为什么能帮助宝宝爱上吃饭?

第一

帮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还可分泌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益生菌可以提高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率,比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帮助宝宝获得更充足和均衡的营养。消化吸收的好,到吃饭时间就有饥饿感,宝宝自然会爱上吃饭。

第二

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第三

促进肠胃蠕动


丰富的益生菌可以完善肠胃功能,使肠胃蠕动保持一个健康的运动状态。

第四

帮助排泄废物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排泄,改善便秘腹泻等肠胃问题,同时帮助宝宝抵抗病毒、细菌等,还可以加快药物和毒素代谢出体外。

益生菌平衡宝宝肠道菌群,帮助消化和吸收,提高免疫力每天一小包,宝宝健康一大步。

本文仅为普及益生菌知识,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漫画版| 益生菌那些事儿

过敏菌阅读(773)

你知道吗?你不只是你

而是和细菌组成的共同体

人体内的细菌数远超过人体细胞数

它们分为“原籍菌”和“过路菌”

原籍菌是“常住居民”,

定居在肠道、口腔等部位;

过路菌是“流动人口”,

会随着食物残渣等排出体外。

因为温度适宜、营养丰富,

肠道被评为“菌类最适居住地”

当然,这些“居民”也有好坏之分,

良好公民被称为“有益菌”,

能维护人体健康;

作奸犯科的被称为“有害菌”,

能破坏人体健康;

还有一些墙头草被称为“中间菌”

看谁厉害跟谁混!

一般情况,在有益菌的统治下

三种菌能够和谐相处

除非……

 

当有害菌占据上风时,

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让肠道运动过快或过慢

引起腹泻便秘、腹胀等不适

当有害物质进入血液走遍全身

就会引起肝病、肥胖、高血压、自闭症等症状

 

备受其害的人类亮出了超级武器

抗生素!!!

于是,大部分有害菌被制服

但是……

抗生素是盲人杀手

在杀害有害菌的同时

也杀死了有益菌~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益生菌,

壮大有益菌队伍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另外,不断遭受抗生素轰炸的有害菌也开始武装自己

它们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

而且一代比一代强

甚至能产生出超级细菌

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难道我们对有害菌就束手无策了吗?

当然不是!

 

补充的益生菌在肠道中繁殖

会和有害菌争夺生长空间

从而将有害菌从肠壁上排挤出去

 

并与有害菌争夺营养物质

益生菌还能唤醒人体免疫因子

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彻底打败有害菌

 

益生菌产生乳酸、酪酸等短链脂肪酸

可以降低肠道的pH

抑制习惯碱性环境的有害菌

还能刺激肠壁,促使肠道蠕动,

保持正常排便功能

把肠内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所以,

适当补充益生菌,

为健康保驾护航!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周一至周五更新


我是青岛东海药业

国家微生态工程研究中心

倡导微生态疗法15年

我国首个微生态药品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获美国新药发明专利2项

进入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3000余家

2013年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MORE丨更多精彩文章

益生菌是未来最好的“疫苗”

益生菌产品该如何选择

便秘会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答案在这里

益生菌的好转反应,请耐心等待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


肠道微生态是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

肠道菌群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人类的衰老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肠道菌群


我们是专业的



有问题直接留言,会尽快帮您解答。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未病 肠胃 益生菌

过敏菌阅读(665)

过敏菌 >
菌群相关知识 > 未病 肠胃 益生菌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值得我们畏惧,

                  但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



亚健康是“未病”的表现形式

1

未病是什么






“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的时段及其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


亚健康的现状

2

亚健康






    亚健康在中医学上一般将其归纳到“未病学”范畴。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世界上真正谈得上健康的人仅为5%,患有疾病的人约为20%,而大约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亚健康如果置之不理,容易转化为慢性病。

   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有9700万糖尿病患者;有2.5亿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口的54%。这些疾病主要是因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代谢障碍所致,被称为时代慢性“富贵病”。


“治未病”是指什么

3

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中医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或者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功能性疾病。所谓功能性疾病,是现阶段与器质性疾病相对而言的一类疾病,它的最大特点,是不能通过现有的临床医学检测手段单一地从组织结构上的变化揭示疾病的本质。这时不需药物治疗,但需要养生保健措施来调理,即很多人出现的亚健康状态,通过“治未病”,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

4

误解










    西医把身体当做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而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调理阴阳二气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治愈了,所以在预防方面更有优势。很多人误认为看中医就是吃中药,频繁看病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吃药还有副作用。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

5

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保健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理论和方法。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千万别以为养生仅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

     一般来讲,40岁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较多。而目前,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不少20-30岁的年轻人因精力透支,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包括诸多初现的轻微症状,或没有阳性指标的未显潜在疾病及症状等,如颈背部的酸痛、腰膝关节的酸软、失眠健忘、乏力纳呆、烦躁易怒、疲劳眩晕、皮肤干燥等亚健康现象。这些症状的出现,从中医角度来讲,主要与人体的心脾肾虚弱关系最为密切。

《肠胃决定健康》

6

肠胃健康







     《肠胃决定健康》一书的作者指出: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首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慢性病是人类远离自然、不了解自然、违反自然规律造成的。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使慢性病自愈,对于健康人体质的保持最重要。真的保健品能够使得亚健康、疾病患者加速康复速度,减缓病痛;对于治疗、预防疾病都是必要的。


肠胃病的根本原因

7

肠胃病






    而我们的肠胃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保护性机制与损伤性机制失衡所致。有益菌组成的菌膜屏障遭到破坏、有害菌及其分泌的毒素侵袭肠胃黏膜。传统药物在杀灭肠胃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肠胃必需的有益菌。虽然缓解症状,消除了炎症,但有益菌的减少同时使肠胃免疫降低!

益生菌应用必要性

8

益生菌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使用,耐药菌株明显增多,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也引起普遍关注。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本的新型手段,益生菌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关注。中国国家标准制定部门已经开始讨论如何规范益生菌市场。并已经出台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等相应法规,对在食品和添加剂中添加益生菌有了相关的规定。


精心沉思

    “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肠胃决定健康-益生菌

关注:腾讯认证空间 ———肠胃健康网

http://user.qzone.qq.com/1839618491

你将持续收到更多肠胃健康动态!

益生菌 知识  回复

“1”了解益生菌是什么?    

 “2”了解益生菌的作用!

“3”腹泻为什么治疗不好!

 “4”吃坏肚子怎么办?

“5”肠道菌群与身体健康

健 康 常 识  回复

“j1”口臭的原因?

“j2”为什么我们更需补充益生菌?

“j3”为什么我们的病难治好!

“j4”胃病不宜长期服胃药 宜服益生菌改善症状

益生菌更懂肠胃健康

关注后,可持续收到益生菌和肠胃

健康最新动态!

微信号:

scysj001

想聊的-益生菌

想听的健康养生

想找的健康常识

想看的肠胃知识

这里有

肠胃健康

感谢我们的遇见…

益生菌官方微信公众号欢迎您!

本公号长期征收稿件
投稿邮箱:940444912@qq.com 

联系电话:02882093826


了解更多请加微信:scysj1231

科普 | 全民补充“益生菌”时代,了解它的历史和发展

过敏菌阅读(764)

过敏菌 >
菌群相关知识 > 科普 | 全民补充“益生菌”时代,了解它的历史和发展

益生菌补充剂已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实际上是我们身体中肠道菌群的近亲,由包括细菌和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不是细菌)的各种微生物组成。益生菌补充品的种类很多,包括冻干粉剂、益生菌饮品和膳食补充剂等。到底如何来定义益生菌和它们的作用呢?

“学界用了很长时间来对益生菌到底是什么达成一致,”华盛顿大学的药物化学助理教授Lynne McFarland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它们可以是细菌或酵母菌,如果适量食用它们,会对人体健康有益。”

人体肠胃菌群

“益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的年头很长,但科学家们颇费了些功夫才弄明白它是如何有益人体的。”Lynne McFarland说,她2015年在《临床传染病》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益生菌的历史、发展和如今用途的论文。

史前时期:寿司长时间储存后发酵,产生了益生菌

发酵过程

当1.1万年前人类祖先刚从狩猎、采集转到农业耕作上时,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但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益生菌了。那时农夫习惯将多余的食物储存起来,“一旦你将食物储存起来,微生物就会在食物上不断地繁殖”,洛杉矶湖人队的营养师Cate Shanahan医生说。有的时候,储存的食物就发酵了。所谓的发酵,即微生物不断生长,将食物分解成各种代谢产物,并使食物中富含大量益生菌的过程。发酵过程不仅可以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而且还能使食物变得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Shannahan医生说。

举个例子,亚洲的寿司最初就是一种发酵的食物。Shannahan医生解释说,“当人们一次捕获了太多的鱼而不能一顿都吃完时,他们会把鱼储存起来以后再吃,机缘巧合的是,人们发现将吃不完的鱼放进米饭中储存时,鱼只会发生轻微的腐败,而且腐败的鱼不会散发出令人厌恶的味道。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因为一种生活在米饭中的细菌——芽孢杆菌造成的。”

换句话说,米饭中的细菌使鱼的储存期更长。

此外,在同一时期,古埃及人也掌握了发酵技术,通过发酵来酿造日常喝的饮料。

13世纪:马可·波罗喝开菲尔吗?

开菲尔

马可·波罗是威尼斯商人和旅行家,曾在亚洲各地游历探险,在他的游记中提到过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饮料,例如开菲尔(一种发源于高加索山脉地区的发酵牛羊乳饮料)。

开菲尔据传是诺曼底的牧羊人和旅行者发明的,他们在旅程中用皮水袋携带生牛乳、生羊乳喝,但有时牛羊乳在皮水袋中装久了就会发酵,研究表明这即是开菲尔的由来。

开菲尔(kefir)这个词语是土耳其语keyif的变形,keyif在土耳其语里的意思是“欢愉”“感觉良好”(喝完开菲尔会有这样的feel)。开菲尔和其他乳制品对健康有益一直作为坊间传言在流传,直到益生菌概念的提出为止才清楚它们为什么对人体有益。

19-20世纪:益生菌之父

“益生菌之父” Élie Metchnikoff

19世纪晚期,法国微生物学家Louis Pasteur证实了发酵过程是细菌和酵母菌导致的,其后更由俄国生物学家Elie Metchnikoff(因对免疫系统研究的贡献而与德国内科医生Paul Ehrlich共同获得1908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发现造成发酵的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是有益于健康的。

Metchnikoff建立的理论认为,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即现在所称的肠道菌群)能影响人体的健康,或能增进健康,或能损坏健康。

1905年,Metchnikoff对东欧贫困地区居民的人均寿命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居民都是百岁老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过研究,Metchnikoff觉得是这些居民日常食用的发酵酸奶中的细菌与长寿有关,因此后来他也被称作“益生菌之父”。

“他是第一个发表了关于保加利亚人长寿的秘诀是源于他们日常食用的酸奶中的益生菌而不是源于其日常膳食结构的科学家”,McFarland助理教授说,“这个聪明的俄国人发现了细菌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总是‘坏的’。”

之后,很多科学家都循着Metchnikoff开辟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入奇妙的细菌王国探秘,其中有一个叫Henry Tissier的法国儿科医生在幼儿的肠道中发现了一种“好的”细菌——现在被称为“双歧杆菌”的细菌。他提出双歧杆菌可以用来治疗腹泻

然而,益生菌的概念此后在医学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它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重新在欧洲被提出。McFarland说,“益生菌自此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大陆流行开来。”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欧洲为益生菌命名

Werner Kollath

1953年,德国细菌学家Werner Kollath第一次使用了“益生菌”这个名词来称呼为营养不良的病人开出的有助于恢复健康的各种含菌补充剂。“益生菌”这个词语的词源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含义是“有益于生命”。

1954年,德国科学家Ferdinand Vergin用“益生菌”来描述那些对健康有益的“活性物质”。

1965年,《科学》杂志上首次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用“益生菌”来描述由一种微生物产生的可以促进另一种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1974年,《动物营养健康》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所使用“益生菌”的含义跟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含义完全相同,即“有益于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

1989年,肠道微生物学家Roy Fuller重新定义“益生菌”的概念为“一种活的微生物膳食补充剂,能对寄主动物产生有益的作用”。

此时,在美国对抗生素的关注度也要比对益生菌的关注度高得多。“抗生素被认为是百益而无一害的”,Shanahan医生说,“70年代时,医生对任何病人的治疗都会开出抗生素,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抗药性和滥用抗生素的其他副作用。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医生们才开始意识到抗生素也有不良作用,例如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产生超级细菌、杀死体内有益的细菌等。”同时,美国人才开始进一步地认识益生菌。

20世纪90年代:益生菌风靡美国

FDA颁布实施DSHEA法案

McFarland助理教授说,“我就是在90年代开始从事益生菌的相关研究的,那时美国很少有人能理解益生菌是什么东西。”

“直到1994年,当膳食健康与补充剂相关的法律颁布以后,允许通过柜台出售各种补充剂产品,这时人们才突然认识了益生菌。很快,益生菌产品就风靡全美。”

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实施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案》,将膳食补充剂由按处方药管理调整为按食品和软饮料管理。

“在《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案》实施前,益生菌被作为肠道用药来管理。因此益生菌的生产需要走FDA的药物审批流程,这个流程既耗时漫长又花费高。”

“而法案实施后,各种所谓的益生菌产品都满天飞,其实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益生菌,产品的质量也没有按应该遵循的条例进行管理,也就是没有走普通的FDA审批流程,这也是直到今天仍存在的问题。”

21世纪头十年:卫生官员注意到益生菌

WHO和FAO

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起草了《食品益生菌评价指南》,被各国管理部门、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采用。

评价指南中给出了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它会赋予宿主某种健康益处。”

与此同时,政府采取了各种方式来对益生菌和益生元进行管理。所谓的益生元,是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活化对寄主健康有益的菌丛。

巧克力里添加益生菌,芝士里添加益生菌,面包里也添加,甚至在冰淇淋里也有。

接下来,科学家们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益生菌是如何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特别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肠道的。

2010年:关于肠道的大发现

《肠道》杂志

研究发现,一些益生菌能改善慢性胃肠道疾病(例如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症状。然而,是否能带来这些益处仍未给出确定性的结论,因为按照国家补充和综合卫生中心的说法,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会有同样的效果。

2010年,在《肠道》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性评论文章发现,相对于安慰剂参照组或不服用益生菌的参照组,益生菌确有帮助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作用,尽管益生菌对IBS治疗有多大帮助,以及哪种菌种的辅助治疗作用最显著仍不明确。

这篇论文中,18个相互独立的研究益生菌治疗IBS的有效性的试验被逐一仔细地分析,这18个试验的时间跨度从1950年到2008年,总共包含了1650个病人样本。接下来科学家需要做的就是明确哪一种益生菌、需要服用多大剂量的益生菌会对治疗IBS最为有效。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出现了专为“他”或“她”准备的益生菌

专属于“她”的益生菌

截至2012年,益生菌的热潮席卷全美,服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成人近3百万,相较2007年,那时只有86万5千成人使用各类膳食补充剂(其中只有部分是益生菌产品)。

据2015年美国《全国卫生统计报告》的数据,在美国成人群体中,益生菌在膳食补充剂类产品中仅次于鱼油(fish oil)、葡萄糖胺(glucosamine)和软骨素(chondroitin),是第四大最常使用的产品。

此外,益生菌产品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益生菌产品开始出现了性别指向性,“这是专为女士准备的益生菌” “这是专为男士准备的益生菌”。

但是,McFarland助理教授指出,男性和女性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并没有什么差异,因此益生菌对男性或女性肠道菌群的保健功能不应该有什么不同,除了对阴道健康的益处以外。

“唯一的区别就是,某些益生菌株对治疗女性的阴道炎有益,因此如果厂商宣传‘有助于恢复阴道健康’,那确实可以说这是一款只针对女性的益生菌产品。”McFarland助理教授说。

“要记住的一点是,阴道是酸性环境,布满了乳酸菌。只有一些菌株(例如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表现出对阴道的有益作用,而其他菌株都无效。”

总之,MacFarland强调,服用益生菌可能能改善旅行导致的腹泻,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但如若服用益生菌想达到其他目的,还是应该去咨询医生或查阅专业医学文献。

以Shanahan医生的观点来看,她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是摄入各种对身体有益的食物,而且这些食物最好也能为肠道菌群所利用。

“我吃入富含益生元的食物,也吃方便食品中的发酵食物。比如,我吃酸奶、朝鲜泡菜,也摄入益生元以喂养这些食物中的益生菌,我也吃含y-纤维的东西,不论是坚果、蔬菜还是豆类”,Shanahan医生说。

2017年:有迹象表明益生菌能预防败血症症

新生儿败血症

8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正确组合运用益生菌与益生元,就能在印度的农村地区中有效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这项史无前例的研究表明,如果服用植物乳杆菌外加服用益生元低聚果糖,可以有效降低婴儿新生儿败血症40%的发病风险,以及由新生儿败血症引发的死亡风险。

每年有大约1百万的新生儿死亡事件是由新生儿败血症引起的,这种可怕的血液感染疾病常会出现在出生不满90天的婴儿身上。

有新生儿败血症病症的婴儿按常规治疗方案一般是经静脉注射给予抗生素治疗。但是,新的研究尝试了通过口服益生菌合并口服益生元,来预防感染的新疗法。

这项研究共涵盖了印度奥利萨邦的4556名无感染迹象的婴儿,而奥利萨邦是全印度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地区。

研究人员监测了婴儿们最初60天内的健康情况,作为试验,一半的婴儿口服了益生元(在其出生后的2-4天内就开始服用,连服7天),而另一半作为参照组的婴儿只是服用了安慰剂。

结果发现:两个组别的婴儿患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服用了益生元的婴儿组的发病率较低,只有5.4%的发病率,而服用安慰剂组的发病率有9%。

“这些试验的结果表明,存在着较高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让新生儿服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就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

本文转自:科普中国网

我们是攀基生物,我们提供攀基益生菌等产品